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印顺 《中国宗教》2018,(9):18-20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N年。历史上的“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信仰之路。历史上的“一带一路”.曾经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宗教依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本期专题特别刊载相关文章,重点阐述如何发挥宗教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体现宗教文化在“民心相通”上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2.
康德认为只有出于义务而不出于任何偏好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这个"义务的第一命题"在当代遭到了来自德性伦理学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情感才能表达对人的关切,也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当代一些康德学者试图维护康德的主张,认为在康德那里并不排斥情感,情感或偏好可以融入康德的行动理论。帕顿、亨森、赫尔曼以及阿利森采取了不同的方案,或认为康德的论述更多地出于方法上的考虑,或构筑行动模型表明情感在有道德价值行动中的地位。这种解释方式可以被称为调和式主张。但是他们的解释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不仅不符合康德的原意,且本身也问题丛生。调和式主张的根本问题在于以经验性动机理论解释行动,而康德是在意志的规定根据上来确定行动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23.
陈真教授的《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吗》一文,对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的基本哲学倾向进行了犀利的批判,认为他不加分析批判地认肯一切现实存在。然而,这一基本判断不能成立。该文指出麦金太尔为了寻求对德性本质的界定,从描述性的叙述中归纳出德性本质概念。然而,在其论述过程中,该文试图通过在历史与传统中有效力的德性规范来进行论证,这一论证犯有事实与价值相混淆的错误,所以这一批评不能成立。尤其是麦金太尔对摒弃亚里士多德传统德性的现代道德状况的批判表明,将麦金太尔定位在"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一判断上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24.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新型生态公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在于生态公民自身生态价值的养成与坚守,其价值的高低关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从生态公民的价值主体维度出发,汲取佛教文化的有益成分,为新时代生态公民的价值养成提供可行路径,有助于实现新时代生态公民内外发力的双向提升。  相似文献   
125.
朱玥  王晓辰 《心理科学》2015,(2):426-432
通过对191名员工及其领导的配对问卷调查,探讨了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有积极影响;(2)服务型领导通过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效应影响员工建言行为;(3)员工的学习目标取向对领导-成员交换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即员工的学习目标取向越强,领导-成员交换对建言行为的影响越大;(4)学习目标取向调节了领导-成员交换对服务型领导-建言行为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6.
"三纲"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传统儒家道德体系的"总纲",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误解和批评。一些人认为,"三纲"体现的是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这是一种误读。其实,"三纲"体现了儒家"仁义"和"仁爱"的伦理精神,目的是为了协调社会秩序,其本质内涵是从整体利益出发,体现小我服从大我、个体服从全体、部分服从整体的"抽象理想"的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因此,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视野下,应该抛开片面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全面地审视"三纲",从中汲取合理的价值资源,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7.
音乐的本质属性就是其时间属性.此属性与音乐素材本身所能够产生出的时间展现方式,同审美主体的感知也就是审美者的心理接受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审美心理时间的客观性,意味着音乐基本组织形式构成中的音阶、调式和旋律都具有时间属性,在曲式中音乐审美心理时间存在着客观性,在音乐体裁上以及在音乐的变革中也存在着音乐审美心理时间的客观性.音乐审美的最终目的是主体在审美状态上体验到音乐所具有的艺术性,从而带给人们艺术美的享受.因此,音乐审美者在审美过程中不只是机械和刻板地传达出音乐的符号,更主要的是要体验到这些音乐符号中所包含的信息的意义,并使之融合到音乐审美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28.
神经美学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它主要关注个体面对艺术作品、非艺术客体或一种自然现象采取审美或艺术方法时所基于的认知与情感神经基础.2009年9月,哥本哈根神经美学会议聚集了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者来呈现和讨论当前的进展.我们归纳概括了这次会议的部分主题,把神经美学放置到历史背景中讨论它的范围及和其它学科的关系.我们也确定了我们认为重要而未解决的问题和这个领域面对的主要陷阱、挑战以及未来研究中的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9.
《庄子》博大精深,汪洋恣肆;卮言满纸,任其自然;结构严谨,风格诡怪;内容充实,余味悠长;有功效,下可调谐人生,上可憬悟天道,狂狷异于老子.其为文言,一般人难以理解.流沙河的《庄子现代版》(增订本)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通俗生动,隽永有味,精彩之处很多,审美感染力很强.其对《庄子》有深入研究,既忠实于《庄子》原文原意,又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精彩的发挥,和已有的别的专家的译本相比,互有短长,都有不同的创造.对于老庄哲学的核心概念“道”,流沙河亦有自己的见解.“得其环中”,是庄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即要处于有用、无用之间,这种“中道”思想,可以灵活对待四面八方的不同情况.这在当时应该是很灵活的辩证思想,很聪明的智慧.庄子重视方法,主要不是靠智术,而是强调要顺应规律,顺应事物本性,顺应“道”,强调“自治”就能大治.  相似文献   
130.
康德的道德自我观以反思哲学和先天综合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突出道德自我的个体性,坚持自然法中的原子论,表现出定言命令的抽象空泛和软弱乏力。黑格尔扬弃了康德道德自我观及其形而上学基础,注重对道德和伦理进行辩证分析,对伦理的丰富形态进行考察,通过自我意识、精神、自由的逻辑演进,将道德自我置于社会伦理基础之上,以克服道德自我形而上学方法论中的二元矛盾以及个人主义、原子论缺陷。基于人性的社会性、自我意识和精神的互主体性、自由的历史性和客观性的理解,黑格尔的道德自我观内蕴着历史主义和时代感、实践性和社会现实性、整体主义和普遍主义等社会伦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