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1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黄帝四经》虽然保留着原始道家的若干思想传统与风格,但它作为从老子道家分化出来的黄老著作,与老子道家的不同之处在于适应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对老子的一些原有概念、思想进行了重新诠释和拓展,从而在道体之规定、天人关系、无为而治、道与法、德治与法治,以及“民本”思想等六个方面,克服了它的不足。《黄帝四经》对老子道家之不足的克服,表明黄老学在对待世俗社会与文明的态度上,已由冷漠、轻视转向热心、关注,因而把老子的价值取向从玄虚拉向了现实,充满着一种执着现实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2.
本文探讨了几种流行的《约翰福音》中译本的"λóγoζ"译名。在梳理"λóγoζ"希腊文含义的同时,作者从语言学和传播学角度指出,不同的"λóγoζ"译名反映出不同的中译者在跨文化诠释中所持有的不同哲学背景与解读视角,但各自不同译名总的说来可以划分为"道"和"圣言"两大系统。相对而言,《和合本》"道"的译名比较好地在"λóγoζ"的希腊原意与汉语表述中间取得某种平衡,而该译名乃至整部《圣经》的翻译与现代汉语发展演变间的修辞互动也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3.
在中国诠释学的重建过程中,多数学者还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使用诠释学这一概念,对中国古代诠释思想中的本体论内涵挖掘不够,从而未能真正实现与西方当代诠释学的沟通与对话。而孟子的诠释思想中具有丰富的本体论内涵,其与西方本体论诠释学的差异也尤能体现中国古代诠释思想的独特性,亟应引起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164.
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在圣经诠释历史上堪称是里程碑式的著作.他通过质疑作为真理之标准与公众法律之来源的圣经,倡导思想、言说与著述的自由.他对圣经研究最具原创性的贡献,并不在于其探求真理所坚持的理性主义标准,而在于对圣经文本自身及其内容所进行的历史理解.本文将简介斯宾诺莎对圣经诠释的历史批判方法,并兼及述评.  相似文献   
165.
斯坦顿为早期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她不仅领导了19世纪末的妇女解放运动,而且,其著《妇女圣经》,从根源上抨击了犹太教与基督宗教传统中的父权制。她指出圣经是造成妇女从属的根本原因,同时,质疑圣经为上帝之"神圣启示与话语"。她激进的个人主义传统与女性主义理论,力透纸背,对后来的宗教、性别与妇女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6.
“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心,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心,最终超越一切束缚,得到涅槃寂静之乐,这是非常美妙的境界。当年佛陀证悟到了这个境界,便从内心流出无尽的悲悯,以圆满的智慧,向我们揭示了“心为法本,心尊心使”的真理。了解心,无疑就是了解了一切事理的根源,而智慧地运用此“心”,就能引导一切众生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心”本来是自然的、清净的,没有造作,不染纤尘。如同静静的湖水,内不涌动,外无波澜,映现万事万物,明明朗朗。而心的这个“本来”,被无明烦恼障蔽后,变得杂乱垢染,念念无常,如同湖面起…  相似文献   
167.
老庄思想深邃浑融,彻悟洞见,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它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做出现代诠释,其中不乏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汤川秀树(1907-1981)是日本著名物理学家,因提出“介子场理论”,对现代物理学作杰出贡献,而荣膺194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就是在老庄思想的启发下,进行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构建他的理论体系的。“老庄哲学是汤川形成自己独特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源泉。”①  相似文献   
168.
“光而不耀”是道家“中和之道”的一个重要辩证法命题。它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  相似文献   
169.
孔子平生教书育人,以培养造就"君子"为宗旨。君子、小人一直是人们区分人的道德品行好坏的标准,君子是人们追求达到的理想人格目标,小人是人们所鄙弃的无德行者。君子人格的内涵、特征或者标准,大致说来,应该有10种:仁、义、礼、智、忠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孔子及先秦儒家汲汲于"君子小人"之辨,目的在于扬善抑恶,塑造仁德的理想人格。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中汲取营养,激活和焕发人们内心由传统文化长期熏陶而形成的价值理念,是确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修课。既然如此,在当代,界定和培育君子人格就是"使中国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的重要抓手;是让中国传统文化换发出新的生命力,为解决当下中国人安身立命问题提供思想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0.
《易传》各篇中,《大象传》以卦涵摄符示的物象照察生命与人生,借此诠释、表达生命与人生的价值应然和理想愿景,构建起特性色鲜明的《易》的生命语境。自身生命内外双向的开拓,成为《大象传》易学诠释视域中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前者主要表现在自身生命内在德性的涵养,后者集中表现为宇宙意识、天下意识下的宇宙关怀与天下担当。《大象传》中君子人格得以突显,德内礼外生命人格气象风范方面表现优异成为君子的第一义,以此表达了三才之道下对于人之一才的高度期许,典型体现并深化了孔门儒学的精神,是与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生命觉醒与自觉的时代思潮紧相呼应的,并对后世持续发挥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