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道教》2008,(2):9-10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家宗教事务局发布的<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和<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的有关要求,中国道教协会制定了<道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和<道教宫观方丈住持任职离职办法>,经七届二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两个<办法>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后,巳于2008年3月4日公布实施.本刊现予刊登.  相似文献   
82.
费尔巴哈与贝格尔均在西方宗教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对比二者宗教异化说的异同,并从时代背景、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和目标等方面分析导致这种异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3.
一切创意都要变成产品,一切产品造型具有创意才能触动人心。在信息时代,在创意时代,新颖的点子,才能给产品无限的竞争力。本栏目将刊发关于各类产品设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4.
章开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涉足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领域.他通过深入考察基督宗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精辟阐释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透彻解析中外基督徒有识之士的经典著述,站在跨文化对话的高度,对中国基督宗教史予以"全球地域化"解读.章开沅认为,只有构筑中国本土化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才是基督宗教在华"传播与植根"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5.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地把抓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宗教领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显现,这  相似文献   
86.
《中国天主教》2010,(4):49-50
美国联邦调查局近日打掉了一个阴谋袭击警察并发动大规模屠杀行动的极端宗教武装组织,共有9名成员被捕,其中包括一名女子。据悉,这个名为“基督教战士”的极端宗教武装组织甚至计划“最终发动起义,推翻美国政府”。报道说,这伙武装分子在其网页上宣称,他们要做好“铲除反基督徒者”的准备。  相似文献   
87.
随类赋彩是绘画中的六法之一.中国绘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和表意性,并以社会规范和固有色的施彩原则进行随类赋彩,传统的色彩观所包含的概括色、五色观、诗情色蕴含着色彩的意象性语言特征.随类赋彩也可以理解为随意赋彩,它是中国画达到最高境界--气韵生动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8.
魏晋时期,儒学陷入颓废状态,而佛道思想大兴。浓郁的佛道思想崇尚自然而率性洒脱,在其影响之下,山水画虽然得以出现却并没有取得迅速大发展,而且,六朝末期直到隋朝初期其发展一度陷入停滞。佛道人物画有所成就,在人物画中却并未形成主导。"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可见,即便是在崇尚佛道的魏晋时期,画学思想体现的依然是"劝诫、教化"的儒家思想,这在人物画中体现得尤为显著。可见,儒家思想在传统绘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在中国传统放生的基础上,佛教以一套绵密的放生观点,补充完善了中国传统放生的理念,并在历代高僧信士的推动下演变成普遍的宗教民俗。佛诞放生民俗的形成是佛教中国化、地方化的又一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0.
在整个绘画的教学活动中,总是先进行素描、色彩等的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才是上升至创造作品的训练,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师,往往都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先进行基本技能的学习并获得创造表现能力,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在绘画基础训练的教学活动中,只是强调基本功而忽视作品画的意识甚至将二者彻底割裂,这样长久的结果可能会造成思维的定势,创造的意识被禁锢和弱化。这就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