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5935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正一、关于都市佛教概念的诠释关于都市佛教的定义,上海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认为:"都市佛教是指以都市寺院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现代都市特点及要求由僧团为主对市民进行佛法弘扬和开展宗教活动的人间佛教"。[1]1.城市与佛教都市佛教是相对于山林佛教而言的,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作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两种路径,分别于佛教中的自觉与觉他相联系的,山林幽静易于其中思索以图顿悟,通都大邑则利于弘传教义,普度众生。佛陀成就  相似文献   
242.
乔戈 《现代哲学》2023,(1):28-36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包含了对黑格尔理性宗教与青年黑格尔派彻底“祛魅”观念的双重反思。针对黑格尔的理性宗教方案,马克思认为其架通无限与有限的“中介”无法克服两个世界的割裂,反而导致了“泛神论”在世俗领域的“复魅”。此后,青年黑格尔派尤其是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属于当代学者泰勒所刻画的“化减论证”与宗教祛魅的世俗化延伸。然而,马克思主张宗教祛魅与世俗祛魅并非相互重叠的同一过程,并在《资本论》中进一步引申,对资本主义及其拜物教批判尚不能够等同于一般宗教批判意义上的“复魅”批判。“复魅”批判实质上作为“祛魅主义”的逻辑延伸,并不足以理解资产阶级社会“物象化”关系所映现的社会关系本质。最终,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蕴含了对启蒙理性及其批判限度在不同层次的反思:既反思了宗教祛魅与世俗祛魅分别在启蒙逻辑中的运用,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澄清了18世纪启蒙方法论在批判现代“复魅形式”时的缺失。  相似文献   
243.
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外来宗教思想中国化问题,包括外来宗教思想中国化的本质、个性特征、始终时间、结果与影响、研究的新境界以及中国化宗教思想基本特点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本文特别指出:强调爱国爱教及其辩证关系,强调和平、和睦、和谐三者的统一与实践,强调适应主流社会、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强调针对社会问题弘扬平等观念,乃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化宗教思想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44.
《清静经图注》是彭德源借注解道教经典《清静经》以传教的青莲教系统之作品,成书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通过对海内外藏书机构和民间收藏的多种《清静经图注》重刊本进行甄别与断代,并梳理其源流,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着民众观念的变迁。《清静经图注》不仅在庶民阶层中广为传刻,而且在士绅阶层中也有所传读。清末地方官员胡薇元所作《清静经笺注》即参照《清静经图注》分章及注文来注解《清静经》。以《清静经图注》为切入点,可以管窥晚清、民国时期民间宗教与传统道教的互动关系以及儒家士人对民间宗教与传统道教文献的接纳与转化。  相似文献   
245.
向欢 《美与时代》2023,(1):27-29
综合材料绘画的出现是破界的探索,突破了以往单一的二维画面的局限性,其多样化形式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内涵,打破了传统绘画与立体艺术之间的界限。多元媒介的介入为综合材料绘画带来了更多的趣味性,同时能够增强创作者想要传达的艺术情感,丰富作品的内涵。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兴技术推动着各行各业更新迭代,也为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因此,从综合材料绘画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数字媒体时代下艺术创作在媒介材料与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性变化,并分析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近十年来综合材料绘画案例,将其发展特点进行归纳解析,以此对数字媒体时代下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与思考,探索综合绘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46.
中国山水画是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画种,历经了千年的沉淀。其中,色彩的灵活运用与高水平绘画技术的应用是能够体现出国画山水特殊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代国画山水的作画过程中,不但要传承传统的色彩运用技巧,还要对其进行创新,使国画山水能够满足现代的审美需求。基于此,分析色彩在国画山水中的发展历史,并对国画山水色彩的传统与现代运用技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47.
超现实主义突破了符合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境。超现实主义画家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用夸张、变形、扭曲的具体意象创造一种超现实的独特意境,来表达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出现为绘画艺术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推动了绘画艺术创新发展,使画家从传统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给当代绘画创作带来启发。基于此,阐述弗洛伊德与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关系,对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进行探究,并分析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希望促进当代绘画艺术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48.
王哲 《美与时代》2023,(6):84-86
中国传统绘画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并且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沉淀,将美学和文化都囊括其中。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载体,在教化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9.
凌瞳 《美与时代》2023,(5):15-17
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中,我们会发现经典、永恒的作品都贴近时代生活,无论是哪个时代的艺术家,在创作时总是能以独特的视角发现时代的精神,并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将其表现出来,传达人民的心声,与时代同行。艺术是时代的号角,画家理应在创作中展现时代面貌,反映时代心声,书写时代精神。时代的发展变化带动艺术的发展,带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也必然会推动社会生活前进。  相似文献   
250.
何多苓作为当代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绘画风格充满着文人气息的士意。结合何多苓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同时通过自述与他述,了解其绘画内容与形式,解读其绘画作品中的情绪,并探究其情绪的传递途径。由此得出何多苓的绘画的情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历的变化而变化,并运用色彩、构图、笔触的形式进行情绪的传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