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白寿彝以史学而著称,同时在民国时期对朱熹易学也有深入的研究。他对朱熹易学文献的考辨,对程、朱易学差异的论述,对朱熹《周易本义》与《河图》、《洛书》关系的分析,对朱熹《周易本义》基本观念的阐发,以及对朱熹易学贡献的概括,都具有相当的学术分量。而且从今天的朱熹易学研究来看,他所提出的学术问题以及对于问题的研究和所提出的观点,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人吃趣     
古今中外不少文人,面对佳肴美味、粗茶薄酒,抑或进餐时突发的变故,常能机智地"幽"上一"默",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作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佛印虽是出家人,却不避荤食。一天,他炖了四条小鱼,正要吃,抬头一看,苏东坡进了寺门。他心想:早不来,晚不来,一吃鱼他倒来了,先不给他吃。佛印急中生  相似文献   
13.
吕洞宾信仰在宋元明清四代流传,“剑”成为其最易辨识的符号,后来,具有降妖除魔的宝剑就成了吕洞宾的象征,在“暗八仙”中成为吕洞宾的代表符号。可以说,“剑”不仅代表了吕洞宾的身份、地位、形象,也代表了吕洞宾作为神仙所拥有的神奇能力。宋代有关吕洞宾生平事迹的文本不胜枚举,粗略翻阅,与“剑”有关的描述就有10多部。  相似文献   
14.
易学的推类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中的逻辑问题,是一个在易学和逻辑学研究中被忽视的问题,但又是一个关系到对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和逻辑史的再认识的重要问题。易学中的逻辑是推类逻辑,本文给出了理由,同时以现代逻辑的方法给出了易学推类逻辑的形式系统,并作了讨论。指出易学逻辑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以汉字表述的特有逻辑形式,建立了中国古代的普遍语言,形成了自我满足的语义系统,其在为人们提供正确的认识方法和为古代科学提供认识工具方面与西方逻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雷思齐 ,字齐贤 ,乃元初道教大师 ,因宋亡之后独居空山之中 ,学者称为空山先生。元世祖既定江南 ,曾招三十六代天师入朝 ,天师奉旨掌道教还山 ,于是礼请先生为玄学讲师。空山先生精通易学 ,深谙老庄 ,著有《易图通变》、《易筮通变》、《老子本义》、《庄子旨义》数十卷及诗文二十卷 ,颇受元代翰林学士吴澄和袁桷的称赞。认为其所著书“援据切至 ,感厉奋发 ,合神以穷变 ,尽变以翼道” ;称其诗文“精深工致 ,豪健奇杰 ,有杜韩之风”(《空山先生易图通变序》)。其易学著述《易图通变》和《易筮通变》现存《道藏·太玄部》中。此书以道家学说解…  相似文献   
16.
<正>吴前衡先生的煌煌遗著、70余万字的《〈传〉前易学》一书出版已近两年。作者以耳目一新的手段和大刀阔斧的研究魄力,重新书写了先秦易学史。其史学建树与方法,更对百年来易学史的核心观念构成有力的冲击和挑战。吴前衡先生何以敢于指斥新史学治易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文化,就艺术形式来说,在北宋南渡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变化对前期有什么继承,而对后期又有什么影响,这是历代都在探讨的问题.而在这段时间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宋徽宗赵佶和南北宋之交的李清照,一代君主却爱艺如命,一家闺颜却深谙词律;一个生不逢时,一个命途多舛.从这二人身上可以看到北宋南渡时所产生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张景岳医易学思想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关于外易与内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通过对神与机、鬼与神、升与降等范畴的论述,提出了一个医易学的心理平衡系统.这两点都是发前人所未发,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清初图学批判运动与乾嘉汉学复萌之间相隔数十年,两者在批判宋代以先天、河洛为代表的图书易学上秉持一致态度,但在对治《易》正途的理解上,前者认为当效法王弼、程颐之易学,以义理研习为务;而后者则高扬“汉学”大旗,力主恢复两汉象数易学的传统。因此,图学批判运动实与“汉学”无涉,清代易学中之“汉学”范畴理当适度缩减,将其起点延后至惠栋。“汉宋之争”说和“两派六宗”说分别将两汉象数易与宋代图书易、义理易与象数易相对立,然而两说均无法在二分法中合理安置象数易学、义理易学与图书易学的位次及关系。以象数、义理、图书三分,可以成为对历史上易学类型划分的修正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花鸟画最能体现丹青之美.在宋代赵佶统治的宣和画院时期,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水平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其画面体现出的那种对生命的关怀要远远超过对色彩的关注.这种院体画中"趣"的内涵如今依然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创作的基本和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