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伊斯兰教是重视理智与科学的宗教,在《古兰经》中提到理智与知识就有一百多处,足以说明伊斯兰教对知识的重视。《古兰经》承认客观真理的存在,让人去学习知识,教人观察宇宙万物,以便认识自然界的本来面目,然后思维“天地的创造,昼夜的轮替,利人航海的船舶,安拉从云中降水,藉它使已死的大地复生,并在大地上散布各种动物,与风向的改变,天地间受制的云,对于能了解的人看来。  相似文献   
122.
曹峰 《哲学研究》2012,(5):42-51,128
<正>在近年公布的出土文献中,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恒先》①备受中国哲学界的关注。这篇文献虽然只有13简,510字,但极富研究价值。首先,其他出土文献或多或少存在残损,而《恒先》保存基本完整,没有缺简,没有残断,字迹也十分清晰,不需要做太多增补、推测,保障了文本的可信性。其次,这篇亡佚了两千多年的文献保存了许多独特的思想,其中涉及到宇宙论、道论、气论、  相似文献   
123.
四、道教义理之学的根基为“道”本原论在历史上,任何传统的宗教信仰或哲学流派,莫不树立有自己的宇宙本原观。它犹同一粒种子,有了它才可能滋长出耸干舒柯、浓荫遮地的大树来。道教当然也是这样。“道”,便是道教最根本、最崇高的信仰原理与宗旨,是宇宙的本原。在道教经典中,“道”亦作“大道”、“天道”、“常道”、“真常之道”、“太上之道”。凡是道教徒皆当虔诚宗仰,否则,“离道”也就意味着“离教”了。正因为“道”是道教信念的最高准则和教理最精奥的范畴,后世奉“道”者、好“道”者才造构出了庞博的道教文化体系。正因为有“道…  相似文献   
124.
宋继杰 《世界哲学》2001,5(1):75-80
柏拉图关于宇宙灵魂之成分的描述乃是《蒂迈欧篇》中最晦涩难懂、最富争议的句子,而这些句子在翻译上的分歧也最典型地体现出“翻译即解释”的哲学解释学真理,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希腊本文开始.  相似文献   
125.
在我看来,哲学是对世界的系统概括,也就是说是哲学家对他认为存在的一切,如宇宙、生命和无生命物质、人的“内在”世界之类所做的系统概括。哲学同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思想虽然有时受到观察的启发,但并不接受系统的观察的检验,也就是说,无须通过一些程序来确定某些叙述是否“真的是那样”。这类程序属于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26.
道德之歌     
  相似文献   
127.
乘一 《法音》2009,(9):17-24
定期潜修是出家众的必修功课.是僧团的必行制度。从声闻乘的角度说.出家是为了争取更多的个人修行时间。僧众非常需要这样的定时定量的专注修行.藉着时空范围的设定。收摄身心。克期取证。虽然这一修行方式不是佛陀特别发明.但佛陀善于“再利用再开发”,使印度这一原有方式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而成为佛教出家弟子们长期遵循的一种重要的修行制度。  相似文献   
128.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信仰常常激励着科学家去探索和体悟宇宙万物的奥妙,科学则因为坚持严谨的逻辑体系和实证精神而促使信仰的构建更为合理。很多西方科学家都具有宗教情怀,在他们身上,对科学的执著与对宗教神圣的向往常常合二为一。有的科学家本人既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学  相似文献   
129.
品霄 《天风》2008,(4):23-23
耶稣呼召四个渔夫时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神在若干年以前就将"得人"比喻成"得鱼",告诉门徒不要将目光局限在渔网里的收获上,要用胸怀宇宙,放眼世界的境界来为主得人.  相似文献   
130.
吴建华 《现代哲学》2003,(4):124-128
本文从审美与认识的异中求同,提出了认识过程中“距离”的存在可以缩小认识成果与真理之间距离的基本观点,多角度地分析了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论述了研究认识过程中距离效应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