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人地关系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地是被动的,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在于人.先秦时期,《管子》和稷下学者基于传统的人地关系思想和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提出了“天人和谐”的主张,这一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立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有一定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2.
艾娟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9):1478-1484
影响群体道歉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侵犯群体而言, 有效的群体道歉需要在言语表达中包含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表达懊悔、做出承诺等内容, 需要讲究群体道歉的行为策略, 同时还应该关注道歉的内部动机对语言表达与行为方式的影响。对受害群体来讲, 侵犯群体道歉的有效性在于道歉本身缓解了其愤怒情绪, 满足了其自尊和期望等心理需求, 同时还要受到他们对道歉真诚性知觉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 群体道歉还会受到群际关系质量、冲突程度、文化信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 应该继续尝试整合群体道歉的过程机制, 丰富群体道歉有效性的考察指标, 发挥道歉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3.
《佛教文化》2011,(3):3-3
据2011联合国卫塞节官方网站报道,20J1年5月12日至5月14日第八届联合国卫塞节大会在泰国举办。此次大会由联合国卫塞节国际委员会(ICUNCV)与泰国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MCU)联合举办,来自八十九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僧大德、佛教学者及代表出席了此次大会。  相似文献   
184.
桑吉扎西 《法音》2006,(1):53-54
1月9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追寻圆仁的足迹——阿南史代摄影展”在北京中国人民友好协会友谊馆举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先生、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德有先生、阿南史代女士、日本驻中国大使阿南惟茂先生、著名学者梁从戒先生、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琳先生、教务部副主任清远法师以及来自首都各界的中外嘉宾近三百多人出席了开幕仪式。  相似文献   
185.
日本学者常盘大定曾著《山西龙山》一文,发表于《支那文化史迹》第一辑。事隔多年,张明远教授对山西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龙山道教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察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和专著,为深入研究唐朝道教,特别是蒙元时期的全真教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①。然而,尚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本文拟就龙山道教遗址的定名和开凿的时间重新进行考证。并且,对保留至今的全真教实物资料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加以阐释。一、关于龙山道教遗址的定名龙山道教遗址,常盘大定和张明远教授定名为“龙山道教石窟”。笔者认为,当复原龙山道教遗址时,应尽量沿用全真教…  相似文献   
186.
有学者认为,明末清初形成的重视“个人”的 一股思想潮流,自清代中叶以来从地表消失,直到近代,以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家又展 现 了现代性的“个体”观念。这种观点的实质是认为在明清之际的公私辩中已经出现了维护独 立性的个体、个人的思想。实际上,深入分析以黄宗羲、顾炎武、王船山为代表的明末清初 思想家的公私辩中对“私”的正当性辩护及其限度,可以发现,尽管私、私欲在某种程度上 被肯定,但并未获得独立性地位,相对于公而言,私仍然具有某种伦理之恶的属性;在群己 关系中,“己”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然局限于抽象的概念层面,并不具有 现代的个人、个体属性。从明清之际至近代,公私辩的逻辑进路是一脉相承的,“公”是“ 私”的前提,“群”是“己”的限度,他们的区别在于各自致力于探寻达至“公私和谐” 的路径不同。  相似文献   
187.
对"集体意向性"的讨论是当前现象学与分析的行动哲学之间的对话焦点。除了双方形而上学立场上的差异,分析行动哲学关于"集体意向"的若干代表观点与胡塞尔对"集体意向"的论述产生了强烈的理论共鸣,胡塞尔对意愿共同体的分析与布拉德曼对意向交融的分析基本上是一致的;胡塞尔与佩蒂特对群能动性的界定也非常类似。不仅如此,通过对"元社会性"的发掘,胡塞尔现象学的集体意向理论也深刻地批评了原子式的个体主义。胡塞尔对"多层-极"的社会构成分析及其辩护的"高阶人格"概念,组成了专属于现象学的"集体主体"模型。这个模型能够在拒绝神秘的集体心灵的同时,解释社会化各层次上的集体意识与行为。  相似文献   
188.
基于群体心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通过整合医患关系的结构表征与动态建构过程, 提出和谐医患关系的心理机制综合模型, 主张和谐医患关系的结构可以医疗满意度、医患信任以及医疗方案服从性作为基本的观测指标; 和谐医患关系的动态建构过程经由就医前零接触的群际医患关系和医患互动过程中即时性的人际医患关系两大递进性成分相互作用后逐步形成。其中, 群际层面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主要受到医患舆情传播、医疗制度信任以及医患群际关系因素(如群际认知偏差、群体认同等)的影响, 人际层面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主要受到医患人际信任水平和医患沟通模式(包括信息互动模式与沟通交往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验证并提出和谐医患关系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9.
工业化革命的动力打造了当代医学的昌明和繁盛,而工业化思维即成为当代医学向高层次发展的新羁绊。工业化思维的价值取向,使当代医学走向刻板和教化,耐日益失去应有的灵性和柔性,其僵硬的模式化治疗体系与高度个性化的代谢性新疾病群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医学的技术语汇应匡正“恶”行,择“善”而为,追求和谐,这是当代医学走出工业化阴影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90.
《中国宗教》2018,(5):87-87
5月1日至3日,“伊斯兰中道思想世界高级别穆斯林学者磋商会”在印尼茂物市召开,来自世界各地36个国家的政耍、宗教领袖和穆斯林学者以及国际组织代表约200人应邀参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