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有怎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学校的校容,教师、学生工作学习的精神面貌,其实就是校长的一面镜子,是校长意志的间接体现。一个学校校长的素质如何,将决定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甚至学校未来的发展。中国号称“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村支书吴仁宝,就是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42.
彭燕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00-10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和交谈的笑语,看到师生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场景,感受到怡荡的春风,希望学生一提到自己所教的语文课就一脸兴奋,充满期待。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语文课在冗长的分析解剖中,在五花八门的测试训练中,在我们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中,让学生不再心向往之,提起来毫无兴趣,使我们的语文课失去魅力,不再美丽。如何给学生美丽的语文呢?  相似文献   
143.
郝娜  崔丽莹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626-1636
作为两种常见且易被混淆的自我意识情绪, 诸多研究者对内疚和羞耻的产生前因及影响后效进行研究, 尤其是近年来的研究逐渐关注两者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 内疚和羞耻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存在差异, 内疚的影响更为稳定及具有普适性, 羞耻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更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内疚和羞耻对合作行为的不同影响可从动机机制和调节机制两方面进行解释。首先, 动机机制包括内疚对他人的补偿、修复动机以及羞耻对自我的保护、修复动机。内疚对他人的补偿、修复动机主要体现在维护社会互动中的公平; 弥补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降低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修复人际关系, 重新获得他人或自己的接纳与认同。羞耻对自我的保护、修复动机主要体现在释放消极的情绪状态; 维护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声誉, 修复自我; 保护自我, 防止后续伤害及不良后果。总体而言, 内疚者关注过失行为及后果, 侧重于对受害他人的补偿或对与他人关系的修复, 而羞耻者关注整体自我的受损, 侧重于对自我的保护和对自己社会形象的修复, 基于此, 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内疚与羞耻影响合作行为的动机机制对比模型图。其次, 调节机制涉及到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其中个体因素包括认知因素、社会价值取向、自我控制能力、情绪特质和情绪状态, 情境因素包括暴露情境和掩蔽情境、实验情境和日常情境、相关情境和不相关情境。具体而言, 内疚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的较少受情境的限制, 而羞耻受情境因素限制较多, 在暴露情境、相关情境中更能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 而在掩蔽情境、不相关情境中, 羞耻较难影响个体的合作抉择, 且无论是实验室情境还是日常情境, 内疚似乎都比羞耻更易影响合作。最后, 鉴于内疚与羞耻的诱发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仍需检验, 两种情绪对合作行为影响的过程机制和生理机制仍不明晰, 个体因素影响的研究尚不充足以及跨文化研究较为缺乏, 未来研究可以从内疚和羞耻诱发与测量方法的有效性, 情绪作用发生的内在过程和生理机制, 情绪影响的个体和文化差异这几方面进行扩展和深挖。  相似文献   
144.
本研究探讨了感恩与听障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检验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以及性别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长处和困难量表对392名听障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感恩显著正向预测听障学生的亲社会行为;(2)生活满意度在感恩与听障学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该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即生活满意度只在听障男生的感恩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5.
确立心理学的学科属性是审查该学科发展状况的基础。心理学作为一门人性科学,却没有按照人的本质属性来发展适合自身独特对象的研究方法而直接照搬探究物的自然科学的客观实验方法。因此,人作为心理学的主题和对象逐渐迷失在大量的经验研究中,以至于当人们读完心理学的著作之后,根本不能回答"人是什么"这个促使近代心理学诞生的古老哲学问题,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要使心理学健康发展,就必须认识到本学科旨在探究人性的历史使命,必须意识到心理学作为人性科学这个基本前提。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建立起符合人性本身的方法论、学科观、价值观,进而发展出具有独特学科价值的心理学。  相似文献   
146.
在心理学领域,传统的多指标潜变量的测量模型大都采用反映性建构,各指标反映了潜在构念,构念是各指标的原因.但实际上有些构念应该采用形成性建构,各指标是原因,形成了潜在构念.建构方式的选择不仅要从理论来考虑,还要通过数据特征来决定.研究以公共服务动机(PSM)构念为例,通过公益投资游戏取得投资绩效和满意度效标,验证了先前研究提出的“一阶反映二阶形成”建构模式,并进一步检验了层级性建构方式的优势,有助于PSM理论框架与实证测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7.
正作为英勇的革命者和卓越的哲学家,罗莎·卢森堡这位令人尊敬的伟大女性已经离开我们整整95年了。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长河中,她的名字和思想并没有随历史的风尘消逝,而是多次被人们提起。每当世界历史进入转折时期,人们就会返回罗莎·卢森堡生平中所展开的理论论战,并从其思想中所包含的那些超越时代的内容里找到思考当代问题的重要启示。2014年,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又迎来了这样一个历史时刻。7月1—5日,十余位来自中国、德国和美国的专家,以及百余位来  相似文献   
148.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次抉择,但是每次的重要程度不同。本文通过对自己成长的分析,探索自我职业趋向抉择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9.
员东婷  王英春 《心理科学》2018,(5):1192-1199
采用概念判断任务,通过两个递进式实验探索控制感剥夺对状态毅力的影响并考察趋近动机在其中的作用。实验1主观报告结果显示:短时条件下,控制感剥夺组的状态毅力显著高于控制感维持组,尤其表现在努力持续性维度;长时条件下,两组差异不显著。实验2在此基础上加入行为指标结果显示:短时控制感剥夺通过高趋近动机对状态毅力产生影响。结果表明毅力是可塑的,突出表现在努力持续性上,该效应出现在个体经历短时控制感剥夺后。  相似文献   
150.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自我损耗、情绪动机对冲动决策的影响。采用2×2×2的混合实验设计,组内变量为自我损耗,组间变量为情绪动机方向和强度,使用双任务范式操作自我损耗,使用情绪动机图片启动被试的情绪动机,使用延迟折扣任务的指标k值测量冲动决策。结果发现,高趋近动机的k值大于低趋近动机,高回避动机的k值大于低回避动机。结果表明,自我损耗、情绪动机对冲动决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