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345名12~17岁初中阶段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在流动儿童父母心理控制与道德推脱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父母心理控制正向预测流动儿童道德推脱;(2)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在父母心理控制和流动儿童道德推脱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性别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学校道德氛围感知间起调节作用,性别调节了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具体而言,与男孩相较,女孩的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受到父母心理控制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2.
运用基于学校的研究范式,以上海市某中学为样本学校,考察社会参与特色课程学习经历对青少年社会参与素养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修学的特色课程门数(量)、情感体验(质)、公共服务动机和社会参与素养两两显著正相关;(2)情感体验和公共服务动机在课程学习数量和社会参与素养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3)未能发现基础课程成绩在链式中介中起调节作用。研究为通过加强课程情感体验进而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提供了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43.
章凯 《美与时代》2014,(1):47-48
中共中央闻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美育正式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将美育提到了与德育、智育、体育同等的位置,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审美素养、艺术素质是任何一个现代人都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这对于学校美育工作的落实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4.
随机选取某市三所普通中小学四、六、八、十年级的755名青少年为被试,使用自评和他评问卷探讨家庭亲密度、家庭道德情绪和责任感与青少年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青少年家庭亲密度、责任感与学校适应问题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家庭亲密度和责任感高于男生,外化和学业问题少于男生;家庭亲密度、道德情绪和责任感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2)家庭亲密度正向预测道德情绪和责任感,直接和间接负向预测青少年学校适应问题。(3)责任感负向预测学校适应问题,并在家庭亲密度和学校适应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各指标的拟合效果较好。家庭亲密度、责任感是学校适应问题的良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5.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但是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状况势必会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本文系统阐释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途径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正>时下中学生早恋现象屡见不鲜,早恋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很多家长和教师闻"恋"色变,往往处置不当,弄得满城风雨。不但不能改变学生的做法,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演变到出现逃学、离校出走等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情况。因此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早恋,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是青春期教育的关键,分析中学生的恋爱心理特征,为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新时期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心  相似文献   
47.
洪书永 《天风》2012,(4):62-62
江西圣经学校于2012年3月8日晚上,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欢迎第22期教牧进修班新生,在学校四楼大教室举行了“爱在幸福校园”的文艺晚会。晚会由校学生会筹办并主持。晚会节目丰富,增进了同学问的团契友爱。  相似文献   
48.
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教师和家长报告法,对农村135名一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小学生越多地表现出积极社会行为,但这种优势仅体现在小学入学初期;(2)母亲受教育水平越低,小学生越多地表现出敏感退缩行为和受拒绝同伴关系;(3)对于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小学生,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其攻击冒犯行为越多;而对于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小学生,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其攻击冒犯行为越少。可见,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学前教育年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儿童发展结果,且母亲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9.
在法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时期,涂尔干提出了重建社会道德体系的思想,他以社会为基点,阐述了道德三要素理论,分析了学校对儿童开展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对转型期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50.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及重庆两地591名流动儿童和272名城市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和学校态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疏离感各维度显著高于城市儿童;流动初中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流动小学生,且男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女生;(2)流动儿童疏离感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社会疏离感最高,其次是环境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3)流动儿童疏离感对学校喜欢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学校回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疏离感对学校态度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