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0篇
  25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总结了2001年以来各地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新鲜创造和典型经验,形成了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其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公民道德建设要夯实基层实践基础。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在基层的实践,对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瞄准基层需求,创新基层工作,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提质量、上水平,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奠定德治基础。  相似文献   
42.
文军  卢素文 《学海》2022,(4):38-45
制度性嵌入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常态,但这一介入情境却很容易使社会工作者面临专业自主和承认缺失的问题。为此,我们以东莞理工学院“双工联动、社区育人”项目为案例,运用“承认理论”分析学校社会工作者如何实现介入情境转向和效果提升。实践表明,在高校建立学生公共社区后,社会工作者得以打造独立团队,联动和融入学校体系,在学校的组织结构中获得专业自主。在此基础上,学校社会工作者突出以社区为单位的个体团结、强化“情境性”的闭环介入模式,在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取得了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多重“承认”。  相似文献   
43.
2005年12月21日CCTV的一条新闻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联邦地区法院20日作出裁决,发生在该州哈里斯伯格(Harrisburg)状告Dover学区学校当局在学校传授“智能设计论(intelligent de-sign)”违宪的学生家长胜诉。Dover学区的校区有3500名中学生,是美国第一个让学生接触“智创论”的学校。“智创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一种未经证实的智慧力量所创造的产物。“智创论”者说,“智能设计”是一个科学理论,一些自然现象是智能设计的结果,而非自然选择造成的。学校当局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种假说和理论,而不是事实,把“智创论”提供给学生只…  相似文献   
44.
《学海》2018,(1):28-34
富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制度是现代国家成长发展的必备要素。制度建设的重要旨向在于激发和巩固制度自信,进而凝聚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础。当前中国制度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树立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自信。制度建设本身不断演进的规律表明,坚定的制度自信既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所蕴含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其表现出来的强大感召力,又源自其改革创新的鲜明特质及因此而来的强大生命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言,创新性特质使其成长发展起来,源于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制度建构的自主性和制度运行的有效性则使其不断走向成熟。因此,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制度自信与制度创新辩证统一起来,把制度创新看作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制度自信则是制度创新的保障和推动力,从而形成制度创新与制度自信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制度成长形态。  相似文献   
45.
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道德传统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道德传统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努尔曼·马贤伊斯兰教在南朝鲜同我国当代社会相适应的联结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但是不能不看到,以往由于忽视传统道德教育,尤其在10年浩劫期间,...  相似文献   
46.
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师生关系作为儿童人际关系的一部分,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对儿童的学校适应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访谈法等对6个年级86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以了解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对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师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亲密性、主动性、合作性;年龄也影响学生的学校适应性,但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47.
支撑—活动观、社会共享认知观以及实践共同体观是当前情境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迁移观点。这些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强调情境特性对迁移的影响,并主张在常规的学校教育中突出情境、尤其是社会文化与社会实践情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采用陌生实验室的录像观察考察了中国2~7岁儿童行为抑制性的发展,并且采用教师评价量表报告了儿童7岁时的学校适应,采用父母填写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来测查儿童7岁时的问题行为,从而考察了儿童2~7岁的行为抑制性对其7岁时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儿童2岁时,共有208名儿童参加了这项追踪研究,4岁时,由于被试拒绝参加、搬家或失约,共有176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的录像观察。7岁时,共有124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实验和学校教师的评价,并且父母对7岁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了报告。同时参加2、4、7岁研究的儿童为66人,其中男孩为28人,女孩38人。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表明:儿童2岁时的抑制性水平越高,7岁时的学习问题越少;儿童4岁时的抑制性水平越高,7岁时的攻击行为越少,挫折耐受力、任务定向能力越强,但同时抑郁问题也越多。而7岁时的抑制性可以边缘显著地预测儿童7岁时母亲所报告的退缩问题,即7岁时抑制性水平越高,母亲所报告的退缩问题越多。而且,本研究还发现女孩7岁的抑制性水平越高,任务定向能力和果断的社交技能越差。男孩2岁的抑制水平越高,任务定向能力越强;男孩7岁时抑制水平越高,攻击行为越多。  相似文献   
49.
青少年学校归属感问卷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开放式问卷与相关研究基础上,编制了学校归属感初始问卷。对240名学生初始测试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然后对440名学生的正式测验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归属感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同伴关系,教师支持,规章制度,硬件设施。验证性因素分析后各个数据均达到可接受水平,四维度模型拟合度较好。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作为青少年学校归属感水平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50.
王荣伟 《天风》2012,(12):26-28
第八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高级论坛于2012年10月22日至27日,在南京举行。论坛由中央统战部和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组织指导、金陵协和神学院承办。香港和内地的政界、学界、教界专家学者60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基督宗教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基督宗教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基督宗教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基督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国基督教神学可能发展的方向等专题展开研讨。现将主要内容归纳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