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任公继愈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作为学生和后辈学者,想到先生的学术造诣、做事为人,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悲痛。  相似文献   
73.
《五台山研究》2007,(3):43-43
为积极开展对五台山多学科、全方位的研究,使五台山早日加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并形成一门“五台山学”,特制订五台山研究学术规划大纲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4.
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的儒学话语是在清末经学解体以后,经过学科化知识形态的洗礼,用专业化的现代学术方式来进行表达的一种“新学”,它同传统的儒学在形态上已经有了根本的区别。本文考察了清末经学解体和儒学形态现代转换的过程,试图从晚清的汉家、今古文、经子三大争论之步步演进,来揭示新学对经学的渐次攘夺和全面置换的学术史图景,以说明经学时代结束以后,儒学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转型的急迫性,以及多种存活可能性之探寻的复杂背景,从而指出了史学的路向和观念史的模式在本世纪的儒学研究当中常相抗洁的根本性缘由。在描述了儒学形态发生现代转化的艰难历程之后,对当代新儒家的观念史取向和向哲学学科凑泊的必然性,做了同情的诠解,同时也指出了其所面对的困境。  相似文献   
75.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该文对80年代后依恋研究进行了总结。对依恋研究的新的进展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对不同年龄儿童依恋关系的发展进行研究:(2)对依恋与认知和人格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3)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中的研究发展;(4)跨文化研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它还会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6.
【本刊讯】 2011年6月12日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主办的《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政协常委、西道堂教长敏生光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相似文献   
77.
马中柱 《现代哲学》2000,(1):102-103
高齐云教授新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出版后,在广东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好评,荻广东省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现将此书座谈会上的部分发言摘要刊登。  相似文献   
78.
《科学与无神论》2021,(2):42-48
在有关宗教极端主义本质的探讨中,国内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的"异化"与"蜕化",宗教与极端主义"无关"。然而,检视异化蜕变论会发现,其解释力有明显欠缺,即忽视宗教自身所负载的政治社会因素,研究视角呈现反工具主义与还原论取向,缺乏细致的因果分析,定义也存在着模糊性。宗教极端主义很难在相对有限的内部视角与较为封闭的话语体系内被给予合理解释,而需借助更为广阔的外部视角与系统的社会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79.
政治伦理及其两个基本向度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自上世纪 70年代始 ,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便逐渐凸显并最终主导了西方哲学论坛。然而在我国 ,这一哲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转向似乎刚刚发生 ,学界对此一理论转向的学术意识也才刚刚显露 ,可我们面对的是 ,大量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断涌现 ,异常复杂 ,难以把握。在此情形下 ,采取学术群体性的民主商谈方式来探究这一理论转向所产生的基础性课题 ,恐怕比学术个体的专题研究更为慎重 ,也更为急迫。2 0 0 4年夏 ,教育部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海南召开年会。期间与《伦理学研究》杂志主编、著名伦理学家唐凯麟先生重逢 ,承蒙先生厚爱如昨 ,托我组织一期学术专栏 ,命之为“政治伦理笔谈”。盛情之下 ,却之不恭。于是诚恳邀请到怀宏、剑涛、建华三位学兄襄助 ,切磋数月 ,始成如下四篇。现惶然贡献于学界 ,祈求抛顽石以引玉璞 ,或求其友声 ,或聆听批评 ,以此促进我国政治伦理的前沿研究。如此或可既不负凯麟先生雅扶后学之美意 ,又可尽我等伦理学者之天职。是以记之 !(万俊人 )  相似文献   
80.
单渭祥 《天风》2009,(12):F0002-F0002
“两岸现代都会教会服务论坛——都会教会与现代人的心灵”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3日至14日在台北循道公会卫理堂举行,基督教全国两会张克运、单渭祥等6位中青年教牧同工和台湾跨宗派的牧者共8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此次论坛就基督教社会服务等议题进行广泛交流,对于加强两岸基督教之间的沟通、了解和信任,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