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彖传>的成书年代聚讼纷纭,目前大致有战国前期说、战国中期说和战国中后期说三种观点.新公布的上博藏楚简<凡物流行>有引自<彖传><老子><大学><中庸>等的文字,我们认为,<彖传>当成书于<凡物流行>之前,即公元前3世纪以前,处于战国中期偏早.<彖传>很可能由活跃在楚地的子思后学整理成书.  相似文献   
142.
肖荣光 《天风》1994,(7):32-32
过去,在一个上不挨村、下不挨店的要道上,过往行人、富商巨贾甚多,可是,由于这里地处偏僻的浅山区,每逢日暮西山,往往强盗出没,拦路抢劫,闹得行路者人心慌慌、提心吊胆。 一位好心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后便决定在此开一过路酒店。每到晚上各路客官可食宿此店,以防不测。并且,为了旅客的生命和财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3.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冠军张碧晨,是个年轻漂亮的天津女孩儿,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可是,她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只身前往韩国当练习生。她说,"我去韩国就是很想过练习生的生活,真的真的想吃那份苦。"事实上,练习生的苦比张碧晨想得更可怕,不仅  相似文献   
144.
145.
团队内子群体可能引发分化、冲突,甚至导致团队分崩离析。以往研究忽视了团队领导这一关键个体,未能充分揭示其在子群体间的直接协调过程,更缺乏对领导-子群体-团队三方关系的深度解析。鉴于此,本文拟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引入团队领导齐美尔网络中介这一概念(即团队领导作为两个或多个子群体之间的中介人),探讨团队领导对子群体冲突的调和从而实现团队合作的过程机制。本文扩展了子群体领域研究,也为提升团队管理及团队领导效能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6.
许家星 《哲学研究》2023,(11):44-54+128-129
宋元之际理学家程若庸《增广字训》精选前贤人心道心之说,并加以总结、反思,体现了兼容并取、继承批判的特点。他兼引程子与朱子对人心的不同观点,吸收黄榦颇具争议的喜怒哀乐为人心说,采用黄榦人心道心犹如道器的相对相即双重关系论。引入“气未用事”说作为考察一心是否分化为人心与道心的指标,反驳道心为未发、道心为性、中为未发及静处用功说,倡导动处用功。他主张“心不外乎此理,理不外乎此心”的心理相涵论,提出“此心为此道之统宗会元”,彰显了心对于道的实践能动性,以至被误认为心本体论。他主张欲有善恶之分,不能概以欲为不善,赞同“即欲以求诸道”和理欲同体之说。程若庸的心学思想体现了融通和创新精神,影响了元代以来的朱陆合流之说,在宋元朱子学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故研究程若庸的思想对增进理学范畴的认识及宋元理学演变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7.
法兰西斯 《天风》2011,(5):48-48
主啊  相似文献   
148.
《淮南子》中保存了大量的关于五行思想的资料,通过分析排比这些资料,我们能够勾勒出《淮南子》阴阳五行的大致框架,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的内容。同时,在五行思想上,《淮南子》与《管子》、《吕氏春秋》、《春秋繁露》等书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论述《淮南子》中的五行思想,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9.
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使禅宗的传播与发展有了规范的活动场域与可靠的生存基础,促进了佛教进一步的中国化。但法久弊生,十方丛林之下衍生出子孙庙的剃度传继,其弊端显而易见。民  相似文献   
150.
邓晓芒 《现代哲学》2007,2(6):105-109
文章对近期在《学海》和《江苏社会科学》杂志上展开的关于儒家"父子相隐"(父子之间不告发)的讨论进行了相关背景知识的澄清,作者以充分的、确凿的历史资料为依据,指出苏格拉底出于理性、正义和法律的原则立场,冲破狭隘的血缘关系,主张父亲有罪儿子可以告发,这是对古希腊氏族伦理规范的一个突破,虽然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但却是符合当时的一般社会新思潮的。认为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主张父子相隐的观点是对这些背景知识不熟悉而导致的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