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对36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1)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各维度与厌学现象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2)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a.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b.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存在分离现象;c.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相当, 对厌学行为的直接效应明显大于间接效应;d.学业倦怠在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2.
运用问卷法,对北京612名中小学生及其父母分别进行了儿童孤独退缩行为、自我概念及父母情感关爱行为测试,运用LISEREL软件对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情感关爱行为通过儿童自我概念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儿童的孤独退缩行为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父母情感关爱行为和儿童学业成就之间,儿童的学业自我概念也起到了明显的完全中介效果.从而支持了儿童自我概念在父母情感关爱与儿童发展间的完全中介地位.  相似文献   
73.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初二学生学业求助的动机特点和文化特色及其关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求助态度和求助行为同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有关;(2)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是以学业求助态度为中介的;(3)学业求助既受动机因素的影响,又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学习不良儿童研究的社会认知取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辛自强  俞国良 《心理科学》2001,24(5):544-548
用认知范式研究学习不良,可以从基本心理过程障碍和社会信息加工过程障碍这“两种认知过程障碍”来理解其学业和社会性困难的深层心理机制。根据该观点以及对学习不良的理解,提出用社会认知的范式推进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思路,以超越当前研究面临的困境。具体是从比较研究的视角探讨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社会认知过程上的差异以及社会认知中主客体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采用Marsh自我描述Ⅱ型问卷对山西省太原市的几所中学7—9年级的260名优生和学业不良儿童了测查,结果发现:(1)优生和学业不良儿童的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习成绩有较高相关;(2)优生和学业不良儿童在自我概念上存在显差异;(3)学业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年龄差异不大;(4)学业不良儿童在部分自我概念上存在性别差异。通过调查,作试图揭示中学生学业不良儿童在学业、非学业上产生消极自我概念的原因,并探求改变学业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为学业不良儿童的矫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以982名初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对个人目标取向、课堂目标结构及文化因素与学业求助策略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个人目标取向可以区分出任务取向、趋向型自我取向和逃避型自我取向,它们对学业求助的影响是不同的,只有逃避型自我取向的学生才倾向于作不利于学习的执行性求助。(2)课堂目标结构对学业求助有影响 ,在任务取向的课堂里 ,学生倾向于作工具性求助。(3)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有影响。认同中国求助格言的学生愿意作工具性求助,在意他人评价的学生倾向于回避求助或作执行性求助。(4)个人目标取向、课堂目标结构和文化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业求助的影响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77.
小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成子娟  侯杰泰 《心理科学》1997,20(6):514-518
许多跨文化研究指出.中国学生学业成绩优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更有利于学习。本项研究主要采用层系回归分析,以智力及一般非智力因素预测学业成绩,其中一般非智力因素再细分为学业性及非学业性部分;受试者为中国153名小学生。结果表明: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均能预测学业成绩,但以后者的预测力较大,而非智力因素中,学业性部分较非学业性部分更能准确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78.
气质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该研究考察了3163名中小学生的气质与学业成就、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说明:1.学业成就与情绪性、内外向性气质特征相关显著,多血质、多血,粘液质和多血-胆汁质是有利于学习的气质类型。2.气质与人格存在着相互依赖性,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群体具有与其气质相应的典型人格特征。3.要重视学生的气质差异对其人格和学业成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采用逐日测量的短期纵向研究对7个高中班级107对亲密同伴在一周内的学业焦虑进行测量,利用HLM检验学业焦虑在亲密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测量时间层级、个体层级和同伴层级控制变量之后,同伴学业焦虑对个体随后一天的学业焦虑存在显著的正影响。因此,同伴学业焦虑既是刺激个体产生学业焦虑的诱因,个体学业焦虑反过来又能促进同伴学业焦虑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学业焦虑的人际成因和班级学业气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0.
国外有关非智力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的许多心理学家已经对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心理测量学家们主要是围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展开研究。而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则宁可去研究动机、情感、人格等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对国外非智力因素实证研究的回顾将有助于今天国内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