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6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1.
该研究采用自编的中学生学习观问卷测查中学生的学习观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观与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关系,探讨学习观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研究结论如下:中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初中生与高中生、学优生与学差生在学习观的一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学生的学习观对学业成绩既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同时也通过影响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12.
农村为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达途径,而且艺术改造着农民的精神结构。因此,不能局限于纯艺术纯粹的乌托邦式的精神追逐与探索,而无视农村社会和有血有肉的农村文化生态。在农村人工环境中最具审美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是建筑师、艺术家、规划师的实践作品。  相似文献   
213.
在一般意义上,疾病的伦理判读极大地拓展了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德行律条和理论体系;促进了对社会文化的审慎批判和多元反思;提供了社会文明和人类生存的人文关怀雏度.在间接意义上.疾病的伦理判读为改变人类历史进程内设了诱因;为强化国家政治权利提供了契机;为开阔哲学的视野添置了途径;为丰富文学创作母体构筑了平台.  相似文献   
214.
耻感与尊严     
耻感是我在他人面前的一种特殊情感.他人在这里成为我的一面镜子,我在他人面前反观自照.我从他人那里认识我的存在、我现在的样子.因而耻感就其实质来说是我的耻感,它指向了自是,是自我的呈现.我之所以感到羞耻,是我存在的欠缺,耻感则是对这种欠缺的自觉意识.耻感的存在表明一个人善心犹存,还有人之为人的尊严存在.耻感的存在是一个人自尊的显现,并通过怨恨、苦恼等心理活动促进一个人尊严的提升.  相似文献   
215.
<正>道教养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以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理论基础,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是道所化生的产物,人的身体也是由道的引导孕育发展的。因此只有符合道的规律,使阴阳二气调和,与天地万物为一,处于自然的生存状态,才能符合身体本原的需要,从而达到身体与精神都和谐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16.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各种社会心理功能。目前,已经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抑郁、压力应对等方面开展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此外,有研究表明,在不同文化中,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结构上略有差异,在功能上相似。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17.
将具有自由意志的"图林机"看作康德式"理性存在"的一种理想模型,可以提供道德哲学讨论的替代性方法论基础。但是,这里首先会遇到一个佯谬:通过图林测试的图林机要以"说谎"来证明自己是"理性存在",从而违背了(道德的)理性法则。这就是所谓的"康德-图林佯谬"。我们的论证将表明,图林机不会说谎,从而康德-图林佯谬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218.
"有()"式表达意谓的存在概念,回到中国思想的历史语境来看,不是性质概念,而是关系概念,即存在某物或有某物在中国心灵中是被表象为某物被……所具有,包括(1)某物被某一事物整体所具有,进而是(2)某物作为对象,被某种事物语言的对象域(论域)所具有,以及(3)某种事物语言被特定的说话人所具有。这种关系性理解反映在语言层面,就是中文谈论何物存在的习惯表达是"有()"或"存在()",而非某些西方哲学译文中看到的表达式"()存在"或"()在",后者意谓的正是作为性质概念的x存在,前者则是关系概念y具有x的缩略表达。因此从"有()"式表达入手探讨何物存在的中国理解,不仅是面向中国思想的知识性探索,更能使相关知识成果服务于为西方哲学的汉语研究奠定语义基础的目标。  相似文献   
219.
陈赟 《管子学刊》2024,(1):89-101+2
基督宗教的历史意识内蕴着一种基于时间与永恒保持恒久张力和间距的终末论结构,现代性意识将此结构转化为内在主义的历史过程。于是,单一线性机制的历史叙事构成西方历史理解的核心,其本质是将终末论的历史完成转换为历史过程中的终极完美,于是有了历史完成即历史终结的历史终结论,以及基于历史意义不能在历史内部得以解决的历史虚无主义病理。这种历史意识的自我转换在于将历史从开端与终结的限制中解放出来,面向由连续和断裂组构的无尽、开放的历史过程。中国思想正面这一开放历史过程,并不诉诸超越的绝对普遍性,而是探寻在历史内部理解历史中意义的可能性。具体而言,中国思想构建基于天经、地义、人情组构的具体的历史普遍性,以“天下归仁”转换西方的自由为本的历史进程叙事,以“和而不同”“多元一体”构建多元文明的共生秩序。同时,基于中国思想传统,可以发展出一种不同于希腊“人学真理”和以色列“救赎真理”的“中道真理”;中道的生存真理基于仁的横向原理和中的纵向原理,构建了中国的“精神性天下”的根基。  相似文献   
220.
王震宋萌 《心理科学》2014,37(3):723-728
新近研究发现辱虐管理对下属互动公平感的负向影响受下属权力距离调节:对低权力距离下属来说这种影响相对较强,反之较弱。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本文对现有研究做了两方面拓展。首先,引入下属针对领导的总体公平感,考察权力距离在辱虐管理与总体公平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扩展那些仅关注互动公平感的研究。其次,引入领导-部属交换,解释权力距离具体是如何在辱虐管理与下属总体公平感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的。以296名企业员工为被试,研究发现:(1)下属权力距离在辱虐管理与下属总体公平感之间有调节作用;(2)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领导-部属交换的中介作用实现的,即对不同权力距离的下属来说,辱虐管理对领导-部属交换有不同作用,进而对下属总体公平感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