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古老的华夏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内蕴博大精深.道教文化因其特有的思想性和民族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有载体.道教的思想及思维方式,更是中国传统哲学形成发展的精神源泉.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与时俱进的现代道教以其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圆满的生存智慧,不断完善自我演进和传播,展示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的理解和诠释,倡导对完美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992.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伦理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李奇同志,于2009年11月17日19时在北京协和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6岁.李奇同志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自1955年调入北京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改革开放后,李奇同志积极筹备建立了中国伦理学会,被推举为中国伦理学会第一届会长,积极推动学会会刊<道德与文明>的筹备创刊,并任<道德与文明>第一任主编.  相似文献   
993.
《世界哲学》2009,(3):F0004-F0004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六期高级读书班将于2009年7月27-8月2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本期读书班的主题是“宗教哲学”,所读原著为列维纳斯的《整体与无限》(Levinas's Totality and Infinity),该书是列维纳斯的重要代表作,在当代宗教哲学中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江怡 《世界哲学》2009,(3):73-76
由于哲学分析的主要工作是处理语言问题,因此围绕术语的争端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哲学讨论的重要内容。然而,查尔默斯则力图清除术语争端,他的方法只能导致无穷后退。我认为,术语争端反映的是意义争端,解决术语争端的办法不是清除它们,而是从用法上澄清术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这是<哲学的哲学>一书的导言部分,作者指出了该书的基本思想是:第一,认为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例外论假定是错误的,甚至先验与后验之间的区分最终遮蔽了内在的相似性.第二,哲学与其他科学之间在主题上的差异,也不如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深.第三,当前的哲学主流未能清楚地阐明一种适当的哲学方法论,部分地是由于它陷入了对数据的心理学化的传统认识论错误.本书对哲学方法论的再思考,包含了在一种恰当的抽象水平上理解如何做哲学.  相似文献   
996.
吴增定 《世界哲学》2009,(6):116-121
当代"实践哲学"的复兴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现象,而它的源头正是海德格尔早年关于希腊哲学、尤其是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一系列讲座。但是,海德格尔本人却并没有走上实践哲学的道路。相反,他在根本上否定了实践哲学的可能性。在后期,他更是否定了哲学本身的可能性。总体来看,海德格尔对哲学的看法同他对希腊哲学的解释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海德格尔关于希腊哲学的具体看法,并希望藉此对哲学的起源、历史和当下可能性等相关问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澄清。  相似文献   
997.
关于我国艺术伦理研究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历史上有一些涉及艺术伦理思想的阐述,近期也有少数将艺术伦理作为特定对象而进行的论述,但大都是侧重于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之层面来论述的.对于艺术伦理的实质与核心、艺术伦理规范体系的构建,包括其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其方法的探讨还未得到学界专家的普遍关注,更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艺术伦理规范准则.本文在对已有的艺术伦理研究进行现状考察与哲学反思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开展艺术伦理研究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希望引发学界对艺术伦理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998.
吴树博 《哲学研究》2023,(11):97-107+129
培根素以经验论者著称并为近代经验主义哲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然而,这种经验主义倾向并未妨碍他对思辨哲学传统的坚持和追求;相反,培根提出了自己的第一哲学理论并为之赋予了重要地位:他把第一哲学视为一门普遍的科学并将其作为一切科学之母。同时,培根还对第一哲学的内涵进行了变革:他清除了第一哲学的神学涵义,抛弃了其存在论和实体论的维度,只保留了对最高的原理和原因的研究。具体而言,第一哲学主要探究公理以及存在者的外来〈规定〉状态,并借此为一切科学奠基。培根对第一哲学的强调和重构不仅影响了他的科学规划和建构,也使第一哲学在近代早期哲学中受到了特殊关注。  相似文献   
999.
樊庆彦 《法音》2007,(2):23-27
在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的人数最多,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是南社。南社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地主阶级反清派等分子所组织的一个反清文学联盟。其成员多数受过传统的封建教育,又程度不同地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文化的熏陶,不免思想面貌、政治艺术倾向复杂而混乱。在南社成员中,作为三位发起人之一,高旭的思想可以说是最矛盾,最复杂,但也最深刻,最新颖。高旭的思想是一个驳杂的混合体,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传统的儒学、近代佛学构成了高旭思想来源的三大支柱,中学、西学兼容并蓄,儒、佛、耶三家等同视之,而以儒学为其根基。西方思想政治学说是他进展的精神动力,而佛学思想是他受挫时的精神栖息之地。因而研究高旭的思想,他的佛学思想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00.
李勇 《哲学动态》2022,(6):36-44+127
在过去十几年中,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现代性转化的一种努力,笑思、张祥龙和孙向晨等学者在汉语哲学的语境中,解释和辩护传统儒家思想中家的哲学,回应现代化的冲击。但是,这种努力面临着外部挑战和内部挑战。当代哲学中方法论上的自然主义、认识论上的多元主义和实践哲学中的个人主义,构成了家的哲学的外部挑战。而家的哲学存在的三种不同解读之间的张力则构成了内部挑战。家的哲学到底是作为一项解释的工作,用来阐释家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还是作为一项辩护的工作,用来辩护家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价值,这构成了家的哲学最大的挑战。家的哲学需要回应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