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中医"证"本质研究的无序与有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医"证"本质的研究结果呈现弱特异性的.证是宏观概念,既呈现着多态性,又呈现着同态性,无序中包含着有序,有序中亦体现着无序.对于"证"研究中出现的弱特异性的研究结果,应将其看成这一证候的几种不同状态;对不同证候得出的同一研究结果的处理也是如此.具体技术上的处理包括:对研究思路更新;对证候规范化;大范围科研协作.强调了大范围科研协作.  相似文献   
282.
关于全科医学兴起和发展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科医学的兴起已经成为"必然",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应该对这种"必然"做出理性的思考.全科医学的兴起和发展隐含着对现代医疗中失人性化倾向的反动,揭示了人道主义精神在现代医疗中的回归.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是一种互补关系,共同丰富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83.
也论中医整体观的特色与优势--与韩成民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与哲学>2003年11期刊载了韩成民先生的<亦论中医整体观的特色与优势>(以下简称韩文),全文立足于对经典的推崇和对中医学的民族情感,将中医整体观的特色和优势混为一谈,将中医学实践上的有效性解释为理论上的科学性,没有用"两点论"的方法分析中医学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284.
临床医生应具有很高的哲学修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体的复杂性和人命关天的特殊性决定了临床工作具有持久的挑战性.无论是病因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还是治疗效果的判断都给临床医生的哲学思维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临床医生不仅要注重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而且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哲学修养.  相似文献   
285.
颅脑手术戒毒的哲学与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手术戒毒这项新的医疗技术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最近被卫生部紧急叫停.从颅脑手术戒毒的历史、存在的问题、哲学及伦理方面进行反思是有必要的.把一项临床科研项目直接变换成一项临床服务项目,既未经严格科学论证也不符合伦理与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28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其它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具有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也有其独特性,其中闪烁着哲学智慧的光辉,用哲学的思想来指导工作的进行,能促进Allo-HSCT的不断发展和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87.
董仲舒的易学哲学思想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其内涵丰富而深刻,主要表现在董仲舒赋予<易传>中的"元"以逻辑在先和价值根源之意义,表明"元"是一个价值本体范畴;他把<易传>的"继善成性"论改造为"天止人继"说,反映了人类在宇宙万物中之地位与意义的一种自觉精神;又把<易传>"人文化成"的思想观念发展为一种"人文宇宙观",从宇宙观高度审视人类文化,又从人类文化角度看待宇宙,观与文化观合二为一,表明了宇宙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本源和基础,而人类文化是宇宙的发展和完善.这就从宇宙观的高度肯定、突出了人文价值的崇高意义.  相似文献   
288.
从经验到实证:对无意识现象探究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到西方哲学的巨匠,从心理学经典的精神分析学派到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人类对无意识的认识正在一步步走向深入。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思想、不同领域人类对无意识现象及其规律的探究和认识的分析,逐渐形成了这样一条清晰的思路:在方法论层面上对无意识的探讨经历了从经验到实证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89.
冀慎杰 《天风》2004,(10):44-45
圣经约伯记39章27-30节;诗篇103篇5节;以赛亚书40章31节三处圣经,都提到同一种动物--鹰。鹰是鸟类中最大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鸟,圣经用它来代表我们基督徒。以赛亚先知告  相似文献   
290.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向称儒、释、道三家(或称三教).自汉魏以来,史家多以"道家"一名混称老、庄之道家与张陵之道教.而"道学"一名既可指称"黄老之学",又为"宋明理学"之代名词.近世以来,学术界引入西学的概念,严格区分"哲学"(Philosophy)的道家与宗教(Reli-gion)的道教.而另外又有以"道学"之名涵盖"道家之学"者.而自19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界又以英文之Taoism或法文之taoisme统称中国的"道家"与"道教".于是,"道家"、"道教"与"道学"名称的内涵界定与使用范围遂成为学术界多年以来致力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宗教文化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考察道家思想衍变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即先秦老子之学与庄子之学,秦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隋唐道教重玄学与宋元道教内丹心性学,来探索"道家"、"道教"与"道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笔者主张,"道家"一词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道家"概念,就是确指自先秦老、庄之学,秦汉黄老之学至魏晋玄学的道家学术流派;另一种是广义的"道家"概念,就是既包括原来先秦自魏晋的"道家"学术流派,也包括东汉以后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这样,既对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哲学的"道家"与宗教的"道教"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我们尊重自身文化传统的学术立场.至于"道学"的名称,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都易于与原有的文化现象"理学"发生混淆,为学术长远计虑,使用似宜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