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汉字识别中结构方式差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高频常用汉字为材料,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速示条件下的同一性判断法,对汉字识别中结构方式差异敏感性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在汉字识别中,人的视觉系统不受字形变化的影响,而更敏感于结构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2.
探究不同心智活动下的神经表征差异, 是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早期的脑电/脑磁分析方法主要关注组平均后的神经响应水平, 这要求在关注的时间进程上, 各个被试在相同刺激条件下事件相关电位/事件相关磁场的振幅大小和方向、以及地形图分布和极性均要有较高的一致性。近些年来, 研究者们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常用到的两种技术——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即基于分类的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引入到了脑电/脑磁数据分析中。这两种新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脑电/脑磁数据基于具体电压/磁感应强度波形平均分析的缺点, 具有在个体水平上探究神经表征编码的特点, 为人们探究大脑在不同时间进程上如何对特定的神经表征信息进行动态编码提供了新的思路。两种技术基于不同的方法学原理来抽提个体间一致的脑认知加工机制, 还为脑电/脑磁研究开展跨时域、跨任务、跨模态、跨群体比较不同认知过程中的表征差异提供了更多新颖的途径。我们首先通过与传统的脑电/脑磁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系统性介绍了基于分类的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之后对两种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梳理, 并在最后对未来可供研究的方向提出了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3.
心理学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经历三个阶段鲍尔比代表的第一阶段创建了理论框架爱因斯沃斯代表的第二阶段发展了陌生情境技术并积累了大量观察资料和跨文化资料;80年代以来的第三阶段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依恋与社会情绪的整合等方面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44.
图形颜色、形状及质地表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丁锦红  林仲贤 《心理学报》2000,32(3):253-257
记忆中的图形特征既可以按一定方式被直接储存,也可以按抽象形式存储。虽然目前尚无法确定图形特征(形状、颜色等)分别以何种方式存储,但可以肯定,图形的颜色和形状可以分开表征。那么,图形的其它特征之间是否也是可以分开表征呢?该研究中的两个实验对图形的质地与形状、质地与颜色之间表征关系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图形的质地可以分别与形状、颜色分开表征,这一结果提示,人们在记忆图形时,可以将图形的不同特征按分离方式进行加工。同时,通过对两实验结果比较发现,图形的形状、颜色和质地的记忆难度之间存在差异,形状最易,颜色最难,质地居中。  相似文献   
145.
人脑如何表征语义信息一直以来是认知神经科学的核心问题。传统研究主要通过人为操纵刺激属性或任务要求等实验方法来定位语义表征脑区,这类方法虽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依然存在难以详细量化语义信息和语境效应等问题。基于语义的分布式假设,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将离散的、难以客观量化的语义信息转变为统一的、可计算的向量形式,极大提高了语义信息的刻画精度,提供了有效量化语境和句法等信息的工具。运用NLP技术提取刺激语义信息,并通过表征相似性分析或线性回归建立语义向量与脑活动模式的映射关系,研究者发现表征语义信息的神经结构广泛分布在颞叶、额叶和枕叶等多个脑区。未来研究可引入知识图谱和多模态融合模型等更复杂的语义表示方法,将语言模型用于评估特殊人群语言能力,或利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来提高深度语言模型的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146.
通过行为与脑电实验技术,比较外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对词汇记忆编码与再认的影响过程,从而考察语义表征对词汇习得的影响机制。行为结果表明,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条件下被试对词汇学习效果的主观判断无显著差异,但后者比前者有更高的词汇再认正确率。脑电结果表明,对于词汇编码阶段,相较语言符号表征,知觉符号表征在编码晚期诱发更正的LPC成分;对于词汇再认阶段,知觉符号表征条件诱发更大N400成分,且脑电时频分析表明该条件下出现更为明显的μ波抑制及θ波功率增强现象。研究结果综合表明,与语言符号表征便捷但非模态化的语义加工相比,知觉符号表征加深了词汇晚期编码的深度,并通过知觉模拟,利用多模态信息提高了词汇的形象化再认,从而推动了再认阶段的语义检索,最终内隐性地提高了词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7.
在国内外关于问题解决中表征和策略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高中学生解决计算类化学问题的五个表征层次和四种解决策略,并用出声思维法对15位典型被试学生进行了详尽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学生在解决计算类化学问题时的表征程度(包括表征时间的长短和表征正确率的高低)决定了其问题解决策略的选取,表征程度高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相对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8.
传统观点认为,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者构建问题的心理结构,是内在的知识、结构和神经网络,是问题解决的根本机制。但近来研究发现,问题的呈现方式、问题情景的成分和结构也对问题解决行为具有独立的指导、约束或决定作用,因此可以把问题表征划分为外部表征和内部表征。这两种表征具有不同的特征,对问题解决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就学科问题解决来说,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征的结构及影响因素方面,未来一个时期,此方面的研究迫切需要探明外部表征的结构、形式、内容及其与内部表征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并建构适宜的研究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9.
听写困难儿童的整体字形加工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听写困难是指儿童能够认读不能听写的现象。本研究以部件启动和整字启动任务中的探测字命名反应时差值,作为整体字形加工水平的指标,间接考察了听写困难儿童的整体字形加工特点。结果发现,听写对照组被试的整体字形加工在呈现时间为75 ms和300 ms时发生,而在150 ms时没有发生;听写困难组被试的整体字形加工仅在75 ms时发生,而在150 ms和300 ms时未发生。两组被试在75 ms时的整体字形加工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听写困难被试仅仅在早期知觉阶段存在整体字形加工,而在词汇加工阶段的整体字形加工缺乏或延迟。  相似文献   
150.
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共270名被试在不同线索条件下解决顿悟问题T puzzle的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图式运用水平的发展,知觉定势在单一线索下对高二被试的限制作用更为明显,导致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被试的问题解决时间短于高中二年级;(2)由于表征操作能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增大需操作表征数目的线索不利于五年级被试的问题解决;较高的表征操作能力发展水平使得高二被试在多重线索下有更好的解决成绩;(3)与图式相关的线索并不能有效提高儿童解决顿悟问题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