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孟子和荀子在运用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方面,表 现出了不同的治学风格,如孟子重师承,荀子重吸收、运用和发展。他们学风的不同,有主 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讲,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处于不同的学术氛围之中,并 有着不同的学术渊源;从主观方面讲,二人的个性差异,学术思想的不同,对孔子推崇程度 的不同等,都是值得重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73.
马王堆帛书《易》的发现 ,对于孔子与易 ,以及易之经传研究 ,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讨论了四个问题 :(1 )帛书《易》文之内容及其抄写年代 ;(2 )孔子作“十翼”问题 ;(3 )《易》中“子曰”问题 ;(4)孔子对《易》辞之新诠释 ;(5 )孔子之“神道设教”观  相似文献   
74.
王健 《学海》2003,(4):49-55
《尚书》名称的真实意义是 :上古流传下来的、受到儒家特别是孔子尊崇的、记载古代贤王明君事迹的典籍。从《尚书》人物与儒家宣扬人物的一致性可知 ,周初以来就存在一个从尧、舜、禹、汤到周文王、周公的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天命的传承系统 ,道统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孔子、子思、孟子到司马迁继承并总结这一政治传承系统 ,其思想源自于《尚书》等政治典籍中。大统一时代的汉代儒学结束了战国以来各自纷争的局面 ,以顺应为统治者提供政治统治合法性理论的需要 ,这与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思想的提出是相呼应的  相似文献   
75.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认真研究和剖析孔子经济思想对近代科技的影响,撷取其精华,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发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最早阐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主要有 :“知命畏天”的生态伦理意识、“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弋不射宿”的生态资源节用观。这些思想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益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77.
<正>中国无神论学会成立于1978年底,到2013年底,已经走过了35年的曲折道路。参加中国无神论学会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要干什么?都干了些什么?许多人并不了解。今天是第一届无神论论坛开幕的日子。本人愿借此机会,向诸位介绍一点学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78.
齐鲁大地,海岱之间,古道众多,但据严耕望先生考证"有东西两条重要之南北交通线",现代考古发现也证实了此观点。春秋末发源于鲁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兴盛于齐,既而在西汉成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显学。这一过程背后有很多因素,本文仅从儒学传播的地理途径——齐鲁古道入手,以孔子、孟子来往于齐鲁两地的行迹为中心,将史籍文献、历代地理变迁之大势以及迄今所存之历史遗迹等线索汇集一起,阐释齐鲁古道在"鲁学"北渐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9.
2005年笔者在临夏调查回族古籍时,在州博物馆发现了一种回族古籍——《天方尊大真经中华明文注解》。2009年6月,在临夏州民委前主任马志雄和博物馆馆长马龙先生的帮助下,笔者拍照了这套国家二级纸质文物《天方尊大真经中华明文注解》。随后,笔者仔细研读了该译本,并翻译了该译本的序文、跋文和部分章节。这是兰州的两位穆斯林学者在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80.
<诗经·关雎>是孔子及早期儒家最重视的篇章之一,但西汉以来后儒所言<关雎>主旨却是说法纷纭.新出土的郭店楚简<孔子诗论>言<诗经·关雎>主旨是"改",即由"好色之愿"到"返纳于礼"的转变.孔子及早期儒家对<关雎>的重视,反映了孔子希望"正夫妇"之礼的愿望,以及要求人们"克己复礼"并重视婚姻家庭伦理教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