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8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齐鲁大地,海岱之间,古道众多,但据严耕望先生考证有东西两条重要之南北交通线,现代考古发现也证实了此观点。春秋末发源于鲁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兴盛于齐,既而在西汉成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显学。这一过程背后有很多因素,本文仅从儒学传播的地理途径——齐鲁古道入手,以孔子、孟子来往于齐鲁两地的行迹为中心,将史籍文献、历代地理变迁之大势以及迄今所存之历史遗迹等线索汇集一起,阐释齐鲁古道在鲁学北渐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12.
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期间,卫礼贤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对于孔子和儒学的积极评价:他大量译介中国经典,在德国起到了拓荒的作用;他的灵活阐释,拓展了儒学的接受群体;他的中国立场,让西方封闭的话语场内多了他者的声音。卫礼贤复活作为道德宗师的孔子形象,彰显儒家对道德责任的坚守,令人信服地从西方视角确证了传统儒学的现代价值。他的跨界阐释让他得以克服专业局限,为上世纪初的中西文化对话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3.
王郡玲 《管子学刊》2008,(3):114-116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多年来,他和他所创立的思想学说,对我国的教育教学、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它的现代管理价值等方面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14.
孔子圣迹图》是依据《史记·孔子世家》,兼及《论语》、《孟子》、《孔子家语》等所载孔子生平事迹为主题创作的连环画,被西方艺术史领域纳为"圣人画传"(pictorial biography/hagiography)或"叙事画"(narrative illustration)。它是研究孔子图像和相关历史文化艺术的珍贵文献。其艺术风格受早期中国圣贤画像、讽谏画以及宗教画传等影响,大约形成于唐宋以后,成熟于元明时期(学术界说法不一),传世作品多见于明清以降。《孔子圣迹图》学术史与其艺术史一同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时间。中国、海外日韩儒家文化圈、欧美均形成区域性学术史。本文对《孔子圣迹图》20世纪以来近现代学术史的研究成果、存疑、争议、局限和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回顾和展望,包括:(1)创作主题与研究范畴。(2)最早的《孔子圣迹图》。(3)风格起源与演变。(4)媒介与版本。(5)文本来源。(6)资助者、创作意图与受众。(7)收藏与编目。(8)海外制作与传播。(9)研究方法与视角。(10)研究局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5.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不只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和终极本体,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最高追求。以往学界对孔子之道的人伦日用和社会政治层面研究较多,对孔子之道的形上层面和超越性层面关注不足。细读《论语》《易传》,参审《中庸》及后世儒家的注疏,不难发现孔子在创立儒家哲学之时不仅立足于现世人生之道,更立志于追求超越意义的"形而上者之谓道"的终极本体意义的"道",可以说孔子之道是现实具体的"道"与超越性终极意义的"道"的合一,现实具体的"道"是趋向终极之道的路径和工夫。  相似文献   
116.
只有将孔子的孝义放在其仁学思想的背景中进行考察,我们才可以得出符合孔子本意的结论:“孝”是“仁”情之端,是行“礼”之始,而“仁”是“孝”行之果。用今天的话说,“孝”既是人们道德情感的本源,又贯穿了人们道德情感发展的全过程,因而影响着人们所有的道德行为。这种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结合时代的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传统孝文化灌注新意,对当前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7.
邓晓芒先生的《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言说方式的比较有失公正,乃至偏颇;尤其对孔子的言说方式和思想严重误解;因为过于一厢情愿地理想化苏格拉底的言说方式,对苏格拉底的言说方式的描述也不完全符合事实。因此,检验并商讨邓文的某些观点,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言说方式做辩证的看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8.
马王堆帛书<缪和><昭力>是孔子易说,其中的"子"并非后世之经师,更非黄老派学者,而是孔子,这可以从诸多方面得到论证.这两篇帛书因此成为研究孔子易学、<易>教思想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9.
科普作家高士其认为:“思维的科学是培养人才的科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把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培养纳入教学过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是由外显的行为过程和内潜的思维过程构成,是教与学双方思维协同发展的双边思维过程。教学过程的思维规律因学科类别与特点而异。根据工程图学的特点,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达到高效全面提过教学质量的目的,获得思维与教学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20.
本文对重庆大足、安岳等地的石刻中有关《柳本尊传碑》中所记载的“天福”年号作了考证,认为柳本尊作传的作者是释祖觉禅师,“天复”应为“天福”,“十炼图”题记中的年号应为蜀王王建所称。安岳“十炼图”添刻的柳本尊生卒年失实,《汉州志》所载与史实贴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