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泰启文  张志杰 《心理科学》2003,26(1):142-143
企业理念是集中反映企业个性,对相关公众具有激励作用,对企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价值体系或观念系统。它包括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念体系、企业精神、企业伦理观念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理念的功能、价值取向及其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作用等问题,以往研究较多的是定性探讨,定量探讨却少有见到。本研究试图从定量的角度来探讨企业理念的功能、价值取向的公众观及其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92.
采用父母婚姻质量、协同教养和SDQ问卷,对416名初中生进行6个月的追踪测试,考察父母婚姻质量与协同教养之间的溢出效应及其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父母婚姻质量与协同教养之间不仅存在同时溢出效应,而且存在滞后溢出效应;(2)在同一时间段内,父亲婚姻质量通过父亲团结性协同教养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3)母亲婚姻质量不仅在同一时间段内,而且在不同时间段内通过母亲的冲突性、贬低性协同教养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因此,父母婚姻质量通过协同教养对青少年问题行为起着长期的、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3.
邵建平  韩雪  柳武妹 《心理学报》2018,50(12):1428-1437
以往关于时间与金钱奖励选择问题的探讨主要从员工工龄视角着手。但这一视角不能直接解释外部环境资源短缺时, 员工对时间与金钱奖励选择偏好的差异问题。本文依据生命史理论, 探讨外部环境资源(如就业资源和自然资源)短缺与否对员工选择时间和金钱奖励偏好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本文以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和企业员工为样本, 发现不管是外在就业资源短缺还是外在自然资源短缺都会促使员工更加偏好金钱而非时间奖励, 内在机制是外部环境资源短缺时人们的心理表征更具体, 并且这一现象在高物质主义者身上更为明显(实验1和2)。本文结尾讨论了对资源短缺、时间和金钱等研究领域的理论突破与推进。  相似文献   
694.
695.
696.
田素良 《天风》2021,(2):40-41
素有"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之称的山东省济宁市,历史悠久,千年的文明历史,沉淀孕育着济宁.济宁教会顺应时代的发展,诸多圣工充满了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97.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的物质享乐主义和社会主义同中国的传统思想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暴力犯罪事件屡屡发生。在一系列的犯罪案件之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比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爆炸、杀人、强奸、抢劫和伤害五类暴力型犯罪案件中,未成年人占了绝大多数。许多震惊社会的重案、要案都是未成年人所为,危害十分严重。未成年人处于认知结构完善不全面和认知水平较低的时期,其心理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时社会道德和是非做出错误的评价,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指导下,易触犯法律和法规,容易导致犯罪。  相似文献   
698.
《学海》2015,(3):5-14
和谐价值观不同于以往狭隘主体的片面价值观,而是致力于实现"自然——人——社会"整体和谐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其基本内涵包括三方面:一曰价值标准;二曰价值目标;三曰价值规范。三者有机统一于人们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现实历程。  相似文献   
699.
《学海》2021,(1):54-59
当前中国社会同居现象似有取代婚姻之势。然而同居与婚姻具有本质差异,婚姻是从实体性出发的精神,双方执着追求成为"一个人"而扬弃自身的单一性,在深厚持久的亲密关系中获得实体性自由。同居则以个体的个别性或特殊性为出发点,是缺乏普遍物统摄与维系的无精神行为。同居行为或以爱的情感为基础,或以原子式的集合并列进行试婚,甚至以赤裸裸的性自由为目的。由于缺乏婚姻中以普遍物为精神纽带,为成为"一个人"而进行自我约束的伦理努力,任何形式的同居都无法提供实体性的自由。扬弃个体的自然直接性和主观任性,拯救婚姻能力,抑制同居是教育的伦理使命,也是我国伦理道德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00.
守护美丽     
放映厅按响第二遍铃,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人们都已进去,热闹的电影院门口顿时冷静下来。把门的影院服务员催促她:“喂,你是不是看电影,快进去,马上开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