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闻声悟道     
古琴曲最可人的地方,正是有些不很准的音,一句旋律完了,在似是而非的位置上,差那么一丁点,颤颤悠悠地,伴随着手指抹在琴弦上的刺啦声,古韵的味道就浓郁起来……极其简单的五声音阶,不急不躁——明月天山,苍茫云汉,渭城朝雨,陌头柳色,塞下孤鸿,闲情雅兴……那是古人  相似文献   
12.
竹影临风     
正自古以来,竹是国人至爱,尤其是文人,爱竹成癖者比比皆是。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时,曾手植修竹无数,冬夏青翠一片,而今成为一大名胜;"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出自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之口,就连《红楼梦》中的才女林黛玉也认为有竹为伴才是最佳选择,当她和宝玉商量搬进大观园住在哪里好时,她说"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映着几道曲兰,比别处清幽"。我不是文人也不是才女,心里却装着一片竹林。乡下老屋至今尚存,就在庭  相似文献   
13.
“奉旨道场”是五台山“六月道场”中的一部分,为五台山喇嘛教一年中最大的佛事活动。相传,此活动起源于西藏,是为纪念藏僧拉龙巴拉丹挺身护法而形成的。清时,随着五台山喇嘛教的日益繁盛,“奉旨道场”即在五台山“落户”,并且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14.
陈小鲁 《天风》2003,(10):50-51
·八世纪时受难曲由一位祭司用拉丁文朗诵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受难的故事,被引用的耶稣的话语则用圣咏歌调唱出。 ·教教会礼仪中以应答式受难曲为主的状况一直延续到十七世纪,但各地新教会里也演唱通谱式受难曲。  相似文献   
15.
从敦煌佛曲看唐代禅宗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曲是佛教世俗化的结果,也是佛教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唐代尤其如此.敦煌发现的佛曲反映了佛教禅宗在唐代的繁盛局面.禅宗运用佛曲进行传教,受佛教世俗化的趋势推动,也是自身"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禅宗有意识"援儒入佛"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谢瑞琪 《法音》2021,(3):35-43
《维摩诘所说经》云:"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1]《金光明经玄义》云:"此娑婆国土,音声为佛事。"[2]《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云:"若有众生乐向鼓、贝、箜篌、簧吹、箫、笛、歌舞音乐等乐,大德须菩提。我随如是诸众生等,所有悕望所求所乐一切给与。然后劝发无上道心。"[3]佛经典籍中有诸多关于音乐的描写,佛教对于音乐的重视不言而喻,实际上,原始佛教的主要传播手段便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  相似文献   
17.
陈然 《中国宗教》2018,(9):72-73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桥梁。音乐作为一种视听艺术,能够超越语言障碍进行传播和交流。从汉代丝绸之路开辟之始,音乐文化交流就目益频繁起来。到隋唐时期,古丝路的音乐文化交流更是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8.
古琴与古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琴与古筝,两者均前缀以"古",同为中国传统乐器中两件历史悠久的重要民族乐器.它们在外形上颇为类似,都是平置弹奏的弹拨乐器,两手的演奏技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天风》2012,(6):19
1 931年的《民众圣诗集》是赵紫宸创作,由范天祥配以中国曲调。创作目的是顾念到一般识字不多的平信徒,应该用他们所能了解的语文和他们所能欣赏的曲谱来崇拜和赞美。这本诗集曲调都是中国调配和声,据范天祥在序里说;"本集所收调,都是中国旧调未经丝毫修改,如民间音乐‘小白菜’、‘助头歌’、‘如梦令’、  相似文献   
20.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一则它有声调,听来抑扬顿挫,神采飞扬,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翩翩起舞长盛不衰;再则,古典诗词曲赋讲究韵律与平仄对仗,形成一种声律的节奏,铿锵有致,妙不可言。细推开去,文字的韵律与广袤的大自然紧紧贴伏,有异曲同工之妙。放眼自然界,到处充满平仄的诗意的美:山峦连绵起伏,水面波纹流动,云与天、一动一静;桥与路、一转一折。山石大大小小,花木高高低低,颜色深深浅浅,香气远远近近,大地版图,世间万物,便如此有序、和谐。乡间,曾见一女子,短裤,T恤,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