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基督教教育与儒家教育的和谐关系表现在 内在的合一与外在的统一, 内在的合一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合一,  相似文献   
102.
过论道教中国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来理解道教,正确认识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我个人的研究.恐怕也是最占老的那部分。众所周知,关于这点,中国传统上本来就是这么主张的。中国古代讲儒释道“三教”,这个“教”与西方对宗教所理解的“教”有所不同,意思主要是“教化之道”。  相似文献   
103.
讨论道教中国化的路径,引导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必须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挖掘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4.
刘柏年 《中国宗教》2018,(11):34-35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天主教发生了根本变化,旧貌变新颜,中国天主教领导权已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的主教、教会人士手中,今天的中国天主教已恢复了基督福音精神原貌,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荣主益人。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和各级党政及宗教工作部门认真贯彻全会精神,为天主教30多位主教、一千多位神父和各地爱国组织人士先后给予平反,在不到3年内全国恢复了1050座教堂。  相似文献   
1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视察时指出:“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近年来,临沂市基督教两会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积极引导临沂基督教践行“沂蒙精神”,坚持中国化方向,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促进新时代下的宗教和顺、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宗教》2018,(3):86-86
3月22日,福建省民族宗教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厅党组成员和各处室所、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07.
徐楠 《中国道教》2018,(5):28-33
唐代是中国古代铜镜铸造的第二个高峰期。世俗化倾向和商品化消费成为唐代铜镜不同于前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出于信仰的需要,道教赋予了铜镜更多的宗教教化和精神传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8.
汪华  孙中伟 《学海》2015,(2):67-74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新自由主义浪潮及相应的生产管理体制转型,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工作脆弱性问题日渐显现。本文利用2013年8-10月份中国七城市的城市移民数据,探讨哪些因素导致了城市新移民的工作脆弱性。本项研究发现,蓝领工人、未受大学教育、年轻者的工作脆弱性更高,在私营企业、建筑业、小规模企业的员工,工作脆弱性问题更为突出;与蓝领工人相比,白领职员拥有更加稳定的雇佣关系和良好的职业保障,工作满意度也更高,离职意愿更低,但是精神健康状况并不比蓝领更好;工作脆弱性的影响具有职业差异,白领的精神健康和工作满意度受工作脆弱性的影响更小,但是离职意愿受工作脆弱性的影响更大。鉴于上述发现,本文认为,欲提高外来移民对城市的归属感,顺利实现市民化,必须设法改善其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其就业与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会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法则,集建筑、文学、书画、雕刻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享誉世界。因地域广阔,中国各民族、各地区对园林艺术的理解和偏爱各不相同,于是出现了风格迥异、极具特色的园林。在这之中以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和北方园林最广为人知。南方园林自其风格形成之始便对北方园林产生影响,并成为北方园林学习的对象。而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北方园林,因受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其硬朗率直、雄壮厚重的风格又不同于江南的柔美婉约和岭南的轻盈自在,具有一种独特的诗意和气质。  相似文献   
110.
施保国 《现代哲学》2015,(2):117-122
方东美指出:具有道家精神的中国文化讲究"和",道家的和谐精神通过"有""无"双回运行体现,并对儒家和佛教的和谐文化思想产生积极影响;西方文化重视"分",这种价值观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说,形成于中世纪的神人"恶性二分法",发展于近代的知、情分离价值观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