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丽丽  董梦璐 《心理学报》2022,54(2):192-204
男性代言女性产品的广告策略真的奏效吗?本文旨在探讨女性产品代言人性别与女性消费者对该产品评价之间的关系。4个实验的结果显示, 与女性代言女性产品相比, 男性代言时女性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评价会显著降低。该影响是通过身份威胁感的中介实现的。此外, 身份肯定对该效应存在调节作用。具体来讲, 当被试受到女性身份肯定操控时, 主效应会加强。本文实证研究了男性代言女性产品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基于性别认同一致性理论拓展了产品性别属性的下游结果。  相似文献   
42.
元刻板印象的效价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其效应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之别。然而, 目前关于元刻板印象效价与效应的关系还存在争议。元刻板印象的威胁效应和促进效应遵从回馈原则, 而阻抗效应和窒息效应不遵从回馈原则。不同效应产生的条件包括元刻板印象检索难度、元刻板印象个体化程度、个体内部资源、印象管理动机以及群体社会地位等。未来研究可在不同元刻板印象效应的适用范围及边界条件, 干预方法, 激活方式的比较等方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43.
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苏  刘璐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905-915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现象, 对个体和社会有很大影响, 具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研究范式有拒绝范式、放逐范式、孤独终老范式及其他范式。其理论模型有需要-威胁的时间模型、多元动机模型及情绪麻木和自我控制失败说。当前研究在社会排斥对基本需要、情绪和自尊有何影响上存在争议。未来需谨慎使用研究范式, 明确研究对象, 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寻找社会排斥出现的原因, 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展社会排斥研究。  相似文献   
44.
管健  柴民权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842-1850
刻板印象威胁是指当个体或群体感知到情境中有关所属群体消极刻板印象存在时, 由于担心和焦虑反而会验证自己或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这一过程。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 消极刻板印象的存在会损害个体或群体在相关领域的表现。但新近研究在影响因素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议题, 如外溢效应、交互作用力和系统性等。在刻板印象威胁的应对和干预策略中也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路线, 围绕认同融合与认同分离、否定策略的适用性、促进效应与窒息效应、角色榜样策略的矛盾性、认同转换策略和弱化群体边界的有效性以及群体互动改善效果等展开了新的讨论与纷争。通过对这些新议题和新讨论的梳理与阐释, 提出了未来研究可尝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5.
医学公共卫生领域非传统安全威胁历来是而且当今仍然是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重大社会安全问题.重大传染病的暴发、自杀、现代医学高科技等现象动辄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尤其是SARS的爆发,突出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给我国公共卫生的管理及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真正建立起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中国与国际的安全合作,加强公民的医学和健康教育.这是由公共卫生本身的性质和时代的发展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46.
微生物威胁与人类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病伴随人类而存在,是人类的天敌.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未停止传染病行进的脚步,许多旧的和新发的传染病不断涌现,日益成为人类的疾病负担,人为的微生物恐怖主义危险日益增大,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7.
采用2(自恋故事vs.中性故事)×2(威胁情境vs.表扬情境)的被试间设计对162名大学生的状态自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及其机制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与中性故事组相比,自恋故事能够显著激活被试的状态自恋水平;(2)与表扬情境相比,威胁情境中自恋激活组个体的攻击意向显著高于中性故事组,说明状态自恋激活能够显著增加个体的攻击行为;(3)状态自恋通过知觉到的威胁、愤怒情绪和敌意归因偏差间接预测攻击行为;(4)从总体上来说,知觉到的威胁既可显著直接预测攻击行为,也可通过愤怒情绪间接预测攻击行为。对自恋激活组,状态自恋可以通过影响愤怒情绪和敌意归因偏差间接影响攻击行为;对中性控制组来说,这种关系则不存在。本研究结果证实,状态自恋的激活能够显著增加个体面对消极反馈时攻击行为产生的认知情绪机制。  相似文献   
48.
刻板印象激活的行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雯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6,29(3):740-743
刻板印象激活的行为效应是指刻板印象激活后个体所产生的行为变化。本文介绍了西方关于刻板印象激活的行为效应的两种主要机制,即刻板印象威胁理论和观念运动理论,并对两种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9.
周晴  吴奇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2084-2096
内群体偏好与内群体贬低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但为何会存在这两种群际偏差的心理机制以及这两种群际偏差是否具有进化基础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答。通过系统整理在暴力威胁和疾病威胁构成的生存压力下, 两种群际偏差遵循烟雾探测原则和功能弹性原则处理威胁线索的研究报告, 研究说明了两者虽然方向完全相反, 但却是同一威胁管理机制对特定的内外群体关系产生的不同反应, 具有进化的适应性, 支持其进化假说。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通过两个子研究考察刻板印象威胁对城市出生流动儿童认知任务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1考察刻板印象威对城市出生流动儿童认知任务表现的影响。研究2考察专注与自尊在刻板印象威胁影响认知任务表现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刻板印象威胁正向预测认知任务表现,而自尊调节专注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刻板印象威胁通过提升专注促进低自尊儿童认知任务的表现;专注的中介作用在高自尊儿童中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