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陈星桥 《法音》2002,(6):10-17
从1983年以来,笔者曾三次参访厦门南普陀寺,虽然久闻该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办得生气勃勃,但来去匆匆,未能专门拜访。今年四月末,笔者再一次来到这里,并有幸拜会了南普陀寺方丈、慈善事业基金会会长圣辉法师,还与基金会常务副会长慧然法师以及正兴法师、普陀法师进行了座谈,不禁为他们慈悲为怀、热心慈善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了解到不少基金会的运作情况和成功经验。慈善事业是弘扬佛教慈悲济世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和寺院经济条件的改善,慈善救济将成为各地佛教协会和寺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南普陀寺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42.
十王信仰与佛道及民间宗教关系密切,深度混融普及于丧葬文化。由经本依据发展出十王画塑,结合仪轨法事,普遍流行于社会各界与诸族民众。瑶族接受道教并结合自身传统,形成独特宗教文化习俗,国际学界已有很多成果。本文因见到广西盘瑶《斋经·十王科》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出相地狱还报经》内容相符,其间还有佛道《十王还报妙经》与《十王还报谈经》相连,而《出相经》画作与瑶族十王画也有对应。因撰此文考论其经科与画作之关联。  相似文献   
43.
刘芳 《管子学刊》2016,(2):110-112
初生之蚕的名称"蚕蚁"至迟在中唐时期就已经出现。宋代继续沿用"蚕蚁"的同时,开始用"乌儿""虫少"指称初生之蚕,元代开始用"蚁蚕",明代开始用"蚕花",至清,更有"乌""蜗儿""报头蚁"等名称。随着时代的推移,对初生之蚕的称谓不断增多,这一流变与我国古代蚕业的历史发展相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代蚕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4.
45.
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的闽东宁德市支提山山上的华藏寺,经过该寺住持妙果老法师的多年努力,如今这座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已重建一新,并已初具规模,成了海内外信众朝圣之地。为此,记者日前专程登上支提山访问了妙果老法师。  相似文献   
46.
道教全真派在北京白云观开期放戒,在中国道协的协助下,在各名山宫观的大力资助下,在傅元天副会长的主持下,二十天的戒期转眼就结束了。回想起来,真是妙不可言。尤其是每天新戒子身着黄戒服,提规捧筒,虔诚地朝拜祖师,内心无限喜悦。其次是斋堂用斋,每天二餐都是桌上请斋。白云观安排的服务人员,不但饭菜做的好,而且态度和蔼可敬,做为新戒子中的一员坤道,发自内心感激的心情,非笔墨所能形容。这次传戒,举行了各项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如:迎请开堂五师礼,迎请征盟。  相似文献   
47.
《昭元秘诀》是一本苏非著作,一度被中国伊斯兰教选为经堂教育读本。它反映的是大神秘主义者伊本·阿拉比的思想。该文除阐释加米写作《昭元秘诀》的缘由外,概略地讨论该书的"品论"及其主体部分"电论"。对于当今苏非著作的研究仍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8.
在我国繁花似锦的楹联园地里,有许多话读书的妙联,不仅寓意深刻,而且颇为有趣。  相似文献   
49.
诚信 《法音》2000,(1):24-27
妙湛法师,出生于1910年11月,俗名褚永康,辽宁丹东人。1939年于凤城双泉寺依进修老和尚出家,同年10月于北京拈花寺受具足戒,1940年到青岛湛山寺佛学院深造,1942年到扬州高文寺亲近来果禅师,1957年飞锡厦门南普陀寺,直至1995年示寂,时年86岁,僧腊56夏。法师一生爱国爱教,致力于佛教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弘扬佛教文化、兴办佛教教育、培养爱国爱教僧才,为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和对外友好交往做了大量的工作。生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名誉会长,厦门市佛教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50.
南普陀之行     
理诤 《佛教文化》1994,(3):9-10
时逢新春佳节,我来到南普陀。阔别四十年后,第一次重游,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当年来此地,我还未满二十。如今再来时,已是两鬓斑白,步入花甲了! 沿途看去,鹭岛旧貌已无法追寻。原想说“只有海水依旧”,但世事无常,想想自己尽管还是“我”却早已不是当年的“我”。浪来涛去,不知有多少流转更替,海水又岂能依旧呢? 四十年中常有再来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