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正>千山寺庙音乐由佛教梵呗音乐和道教经忏音乐构成,不仅佛教、道教音乐在用乐上呈现诸多相似之处,而且佛教、道教音乐在保持传统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汲取融合了东北民间音乐的乐曲和唱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因此,千山寺庙音乐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922.
刘逸峰 《世界哲学》2022,(2):94-102
福柯认为,通过对疾病意识的分析,现象学可完成精神疾病研究对其提出的两个重要任务:理解精神疾病意识、重构精神疾病的领域。借助胡塞尔的时间意识理论,疾病世界的“封闭性”与疾病生活中诸对象的混乱性,乃至其与世界的关系,都可以从现象学方面得到说明。通过胡塞尔与列维纳斯的相关理论,疯癫最终被视为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特殊样态,它深刻的根植于“思”之内。因此,对精神疾病的理解——对病人的聆听——根本上就是对交互主体性的世界的分析。最终这项研究也有可能指明现象学、谱系学以及精神分析交汇的路标。  相似文献   
923.
“知识之树”指的是人类通过认识论的方式去对世界进行知识性的理解.随着西方哲学思维的转向,对美学在知识论和本体论层面上的研究已经非常边缘化.西方哲学中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正是对传统本体论、认识论的消解.然而,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有其为人生的存在论意义,但作为一门知识学科而言,对其学科范围与目的进行明确的界定与认识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24.
读无字之著     
苍宇是一部无字巨著,书山学海不过是其中的部分译语而已, 更多的知识尚尘封在周遭世界, 它正待我们去破译、寻思、求索和领悟。风翻海浪,那是来自天际的蓝色文字。云聚雨歇,那是穿梭于自然的透明文字。  相似文献   
925.
宋元时期的禅林上堂仪轨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产物,既具有明显的汉地文化色彩,又标有域外佛教的印记,它效仿中国传统仪礼的经典模式,部分再现了《周礼》为我们设定的仪礼蓝图。南宋和元代禅林上堂仪轨在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世俗礼制的吸收和对传统佛教礼仪的融入,建立起更加完备统一的上堂仪轨体系。  相似文献   
926.
莲之语     
叶静 《思维与智慧》2007,(17):18-19
莲花的语言,只有清风明月或者池鱼听得见。  相似文献   
927.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学的核心。近代以来,许多学者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解仁,把仁解释成全德之名,这样的解释一方面把仁只作为道德德目来看待,降低了仁与天人会通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仁之内涵的空泛,从而不能让人真正体认到仁的真精神。考诸先贤论仁之精要,依据《论语》之文本,可知孔子之仁实有体有用,其体本于性与天道,其用即同情之心、感通之心,必统其全体大用,乐行不息,始可识得仁之精义。  相似文献   
928.
钱耕森 《现代哲学》2007,1(4):69-72
冯友兰先生先以中国哲学史家名于世。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是其成名的代表作。《中国哲学史》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即是"同情之了解"与"新儒学"。"同情之了解"不仅是冯先生成功写作《中国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而且也是我们今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不可或缺的原则与方法。冯先生后来又成了一位著名的新儒家。作为中国现代学术思潮中新儒家的一位典型代表,冯先生本人以及一般论者都公认为应以其"贞元六书"的"新理学"哲学体系为代表。文章赞同这个共识,但想补充一点,即广而言之,似乎也可以包括冯先生所著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在内。文章从其目录、内容、审查、批评、自觉与自白和"贞元六书"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与论述。  相似文献   
929.
杨朝明 《管子学刊》2012,(2):99-104
在孔子心目中,“文武之政”可谓理想的政治样板.孔子时代,周朝“方策”典章一定还有不少存留,新近问世的“清华简”可以旁证,“清华简”《保训》篇对认识“周政”和儒家思想意义重大,该篇关于“中”的论述,印证了儒家中道思想的源流及其对“周政”的极大影响,说明孔子儒家思想与“文武之政”的确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30.
性与天道问题属于道德形而上学,在北宋儒学的兴起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成了儒家学者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张载之所以被视为理学的奠基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性与天道问题上作了理学的发挥,在宋儒中率先提出性与天道合一命题。张载与他的关学弟子们在性与天道问题上的探讨,根本目的是为了说明作为儒家道德核心的仁、义的根源以及人之道德实践的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