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158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浅谈伊斯兰教的人生观海永龙自古以来,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就如同对爱情的咏叹一样,被奉为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之一。那么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怎样生活才育意义呢?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人认为,人生就是享乐。因而盲目地追求荣华富贵,醉生梦死,沉浸在...  相似文献   
42.
试论基督教的神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伦理是奠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上的伦理形态,道德的存在以神圣的信仰为来源为归宿,自身不构成自足的根据,以神圣性的精神理念为起点和终点,形成了基督教伦理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原则,并由此引申出一套伦理行为规范,对人的生活中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模式进行道德建构和道德评判。所以,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将今世的相对性奠立在来世的绝对性之上,用神圣的视野观照世俗的道德,用超越的信念支撑经验的伦理。  相似文献   
4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中国五大宗教共同面对的课题。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宗教》杂志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阚保平牧师。为此,我们特别转载此文以资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4.
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与长期忽视道德信仰的培育和倡导直接相关。道德信仰是人们对社会倡导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所持的极度信赖和遵从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及行为倾向,具有整合道德品质的功能。道德治理是道德信仰养成的现实前提;道德信仰是道德治理的精神基础。道德信仰培育,需要在正确认识和理解其极端重要性的前提下,立足于培养人对于道德的尊重和敬畏感,把创新道德教育和厉行道德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5.
单信 《天风》2017,(9):4-5
纵观基督教传播历史,就是基督教不断民族化、在地化的过程。唯如此,基督教才能在特定的地区和民族中获得“生根建造”的空间。神学是“教会在思考”,这种思考绝非象牙塔中而必然是处境中的思考。而构成这处境的重要维度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文化。因此,中国神学的生长必须以中国文化为其母体。对此,三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46.
正(2014年7月30日)一、经典与理论依据佛教的放生活动,首先源于佛教经典的记载。例如《梵网经》说:"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可见,放生蕴含着佛教众生平等、尊重生命的情怀与自他不二、因缘果报的智慧。因此,历史上中国佛教大力倡导戒杀、素食,积极组织护生、放生,并形成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放生文化。例如,南  相似文献   
47.
第一种是为宇宙众生所定,它被书于受天使保护的仙牌中,真主早已定夺了万事万物,直至末日降临。恰如圣训所述:“真主首先创造了神笔,并对它说:‘你写吧!’它说:‘我写什么呢?真主说:‘你写每件事物的定数,直至末日降临。’”  相似文献   
48.
第八个论题:真主不可能居住在阿尔史之上我们说:不能说真主居住在阿尔史之上。因为,所有居住或稳定在物体上的东西必定是有量的。因为,它要么比它居住其上的那个物体大,要么比它小,要么大小相同,这些都以具有量为前提。  相似文献   
49.
10世纪以降,随着佛教世俗化的日渐深入,佛教在中国各地的传播亦尤为注意与各地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由此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的“地域化”日渐深入。明中期以后,随着九华山佛教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各地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小九华”,多与九华山佛教有关,其多位于今江淮分水岭以南的皖南、苏南及浙江等地。各地信众以大、小九华为坐标,通过当时较为成熟的交通网络进行联接,由此形成不同层级的九华佛教文化体系。这一佛教文化体系以九华山佛教地藏信仰为主要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化”倾向,是10世纪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东南地区佛教发展“地域化”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50.
观音信仰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中,成为了民众祈祷的主要神灵之一。对于观音菩萨的信仰首先表现在为祈祷而修建的寺庙上,修建观音庙宇的缘由主要是祈求子嗣与解厄等方面。关于建庙与传统舆地术的关系,观音庙宇通常会建造在舆地术所认为的修补风脉的方位或吉地之上,这样就使得庇佑的力量达到了民间信仰所追求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