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中国宗教》2022,(12):95-95
中国伊斯兰教汉文碑铭,是汉文伊斯兰教著述的重要内容。这些碑铭将伊斯兰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反映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成果。以下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碑铭。定州重建礼拜寺记。中山府安喜(今河北定县)县尹兼管诸军奥鲁杨受益撰文并书丹。作于元至正八年(1348)。  相似文献   
942.
本文从宗教的视角分析了欧洲右翼民粹主义崛起的因素。本文认为大量的外来移民和难民的涌入带来了欧洲宗教人口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了欧洲公共空间伊斯兰教的可见性的出现并被视为欧洲身份的威胁;而圣战恐怖主义袭击的蔓延致使欧洲的社会敌视指数居高不下,欧洲多元宗教共存治理的失败更加深了欧洲社会的对立和仇视。本文认为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正是利用了欧洲社会中仇视和恐惧心理,以反移民和反伊斯兰教为政治动员的工具,迎合了部分选民的心理,故而在欧洲政坛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943.
中国是一个多样性宗教与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多元共存的文化理念是中国各民族宗教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伊斯兰教自进入中国,其本土化历程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国穆斯林学者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与吸收,将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会通,建构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理论,使中国伊斯兰教变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取得重要成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创建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的成功路径选择表,其宗教思想、文化特色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944.
<正>"2006年,南京市流动穆斯林人口2万多,2010年,增至5.3万,2015年,已达10万。"南京市伊协新任会长米寿江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一个庞大的人群,一个我国东部地区流动穆斯林发展趋势的缩影。这一批又一批来宁的流动穆斯林如何实现从"流动"到"安居",从他乡到故乡的转变,伊协这个"娘家人"的角色异常关键。"俩联络组"温暖着"流动的心"  相似文献   
945.
国内新闻     
《天风》2015,(4):32-34
会议活动珲春市基督教第四次代表会议召开吉林省珲春市基督教第四次代表会议于2015年2月12日召开,来自全市22个堂点的59名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珲春市基督教两会筹备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珲春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章程》,并选举金平传道为珲春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赵永刚牧师为珲春市基督教协会会长。(珲春市基督教两会供稿)光盐见证无锡新区国际礼拜堂开展为贫困家庭送温暖活动  相似文献   
946.
《天风》2015,(4):2-3
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中国基督教界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体现了宗教界委员的风采。以下是在各类会议场合部分基督教界委员的发言摘录。  相似文献   
947.
友好往来     
《中国道教》2015,(2):10-11
<正>丁常云副会长出席新加坡道教论坛并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向新加坡各大学及道教团体捐赠道教典籍时值新加坡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暨新加坡道教总会成立二十五周年,4月13日,多元通和、以道相生——2015年新加坡道教论坛举行。此次活动由新加坡道教总会主办,新加坡道教学  相似文献   
948.
宗超 《孔子研究》2016,(5):27-33
孔子之教,实乃人格之教,以教人求"仁"为最大教义。孔子"仁"的思想源于他"对人性的自觉",即:人性即"仁",它本身就充分自足、尽涵万物,赋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量,故终可与天道合一以"成仁"。孔子之教立足于这种自觉,以教人"下学而上达"为主要内容,欲人于"博文约礼"之中自达"知天命"之境,自悟得"性与天道"的高深道理。孔子以典范人格的身教为教育之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而其本人正是最佳典范,他以身作则地为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949.
圣职按立     
阿尹 《天风》2016,(9):62-62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督教协会于2016年7月17日,在以马内利国际礼拜堂举行圣职按立典礼,按立普圣召、陈心妤(女)、汤果卿同工为牧师。献堂庆典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基督教两会于2016年7月13日,在铁西举办建堂奠基仪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基督教两会于2016年8月3日,  相似文献   
950.
张阳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87-188
《小团圆》是张爱玲的小说,可以说是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以小说形态出现的自传,小说里的情节几乎都有张爱玲本人经历作为创作基础,包括人物也多以张爱玲生前所结识的人作为原型。如宋淇就在给张爱玲的信中说:“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只要对你的作品比较熟悉或生平略有所闻的人都会看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