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一种探讨不同场景下话语的组织方式及话语互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研究立场。它与心理学的对话,在应用上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在理论上补充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加速了"独白"心理学向"对话"心理学的过渡、推动了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话语分析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但其反身性和缺乏客观性的特点受到了反对者的质疑。  相似文献   
52.
话语伦理学是现代和当代社会有关道德规范进行有效性和适当性话语论证的一种重要理论。在现代和当代道德意识发展的阶段上,只有通过话语才能够形成论证。普遍性原则、话语原则和适当性原则是论证的重要原则。但是,论证是有局限的,因为哈贝马斯将论证放置在生活世界、非暴力领域中。  相似文献   
53.
网络话语暴力事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络传播问题,它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这一心理机制即"怨恨".本文尝试结合汶川大地震期间的王石"捐款门"事件说明"怨恨"心理在网络话语暴力事件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4.
水墨画是一种蕴含独特的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及手法多样,带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装饰性。从水墨画中提取美的元素,合理应用在青年女装面料设计中,可以体现出中国的水墨韵味。文章通过对水墨元素艺术特征的分析,论述了将墨韵美应用在青年女装面料设计中的应用形式、现实意义以及理论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对服装面料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将水墨元素美应用在面料设计中,不仅能够满足现代青年女性对服装多元化的需求,提升面料的视觉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丰富现代设计和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能赋予水墨画这一传统艺术新的传承及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潮流中得到弘扬和巩固。  相似文献   
55.
唐代仕女画主要是描写宫中女性的闲散娱乐生活。从留传下来的作品可以看到,画面中对人物形态体貌、着衣打扮的描绘上,都带有轻艳、绮靡、细腻、以露为美的审美追求,作品中的仕女形象,其宫体特色也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6.
傅鑫媛  文佳佳  寇彧 《心理科学》2014,37(4):950-956
本研究以大城市职场未婚女性为例,探讨女性安全感对其择偶中物质倾向的影响。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法(有效问卷357份),发现了女性安全感与其择偶中的物质倾向具有负相关的关系;研究2采用实验范式,通过死亡提醒操纵安全感,进一步验证女性安全感对其择偶中物质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城市职场未婚女性的安全感越低,其择偶中的物质倾向就越明显。本研究结果对部分女性择偶中表现的物质倾向提供了心理学解释。  相似文献   
57.
程亮 《宗教学研究》2008,11(1):167-168
道教"贵柔守雌"的伦理思想主张男女平等,这一点对贾平凹继<废都>后的小说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也委婉地导致了他的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定位由误读回归到人格化塑造的道路.反映在小说中,则具体表现为道教隐士和充满道教意蕴的意象对女主人翁的感情与人格发展的塑造性的影响.本论文就这种隐性的创作转交作一梳理,揭示道教"贵柔守雌"思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刘月季这位母亲的形象之所以伟大、撼人,主要是因为她的一切言行体现出“忠”、“爱”二字  相似文献   
59.
《桃花源记》系公元5世纪中国诗人陶潜(365~427)之作,是中国文学中描绘理想完美境界的最著名的作品。中国人的想象对它如此神驰心往,以至于桃花源的名字几乎已成为理想国本身的代名词。这篇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序和一首诗。二者均讲述了桃花源被发现和消失的故事。不过,或许是由于那篇散文具有更加实实在在的感染力吧,当中国人想到理想国时,更会马上想起它。  相似文献   
60.
女性艺术     
母亲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前额是山,双眼是水。她渲染着我步步年轮,灿烂笑靥,粒粒伤悲,甚至远帆,甚至凌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