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句法优先理论假设词类加工功能上优先于语义、动词论元结构和话语信息加工。来自德语和法语的证据显示, 词类违反阻断语义整合和动词论元结构加工, 因而词类优先于语义和动词论元结构。关于词类加工在功能上是否优先于话语信息加工, 尚无来自任何语言的证据。汉语证据尽管显示词类并不优先于语义, 但未充分讨论任务因素的影响。将来研究有必要使用ERP技术和违反范式, 从语义整合、动词论元结构加工和话语水平加工等多个层面, 同时操纵词类的正确性和非句法因素, 考察句法特性上与德语和法语不同的语言, 如汉语和韩语。这方面研究将有助于洞察一个语言的语言学特性如何制约或调整词类加工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42.
“伦理”话语及其传统是“活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传统”,其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伦理”话语及其传统的核心范式在于“伦理地思考”,在考察“伦理”话语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中,必然走向“伦理地看待”中国式现代化,其要义包含了三维结构:从“实体性”出发的“伦”意识,“在一起”的“理”智慧,以及居“伦”由“理”的伦理情怀。值此之故,中国式现代化完成了从“伦”出发而辩证复归于“伦理实体”的精神之旅,成为弥合“分裂的世界”的重要精神力量,以“伦理”为标识区别于其他现代化形态。  相似文献   
43.
【导语】对于中国哲学界而言,苏俄哲学既非纯粹的“他者”,也非从我们自身生发出来的传统,而是融入我们传统中的“外来者”。苏联解体后,苏俄哲学从中国哲学的深度参与者变为漠不相关者,并已经从我们自身传统中被快速剥离出去。这种剥离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我们发现和回归自己的传统和根基,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对苏俄哲学进行客观和深入的研究。这里选编的一组文章试图从伦理学、宗教哲学、文化哲学几个角度展示当代俄罗斯哲学的基本面貌,希冀俄罗斯哲学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并且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参与我们的哲学生活和哲学世界。我们将看到,褪去官方意识形态色彩的当代俄罗斯哲学不仅变得更加学术化了,而且内容亦更丰富。它不再是我们印象中一系列非它莫属的特性的“汇聚地”,而是像一切真正的哲学那样,不仅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而且使用具有普遍性的哲学话语。  相似文献   
44.
探讨影响知识女性健康的因素;自拟调查表,随机调查了359名城镇知识女性,用SPSS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城镇知识女性的健康与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有关,家庭因素是影响知识女性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
张煜 《法音》2005,(2):13-17
《续比丘尼传》六卷,民国释[1]震华(1908—1947)撰。震华法师俗姓唐,江苏兴化人,曾任上海玉佛寺住持。“师长于诗,擅画竹兰,颇有才艺。又精研佛史,尝编《佛教人名大辞典》,稿成,未及行世而示寂,世寿三十九”。《续比丘[2]尼传》上续梁释宝唱的《比丘尼传》,著录梁、陈、北齐、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比丘尼二百零一人,附见四十七人。该书之写成颇为不易,据他的学生超尘法师回忆,作者曾用三年时间,积稿盈尺,值一·二八抗战爆发,稿为弟子携走遗失。后又追忆前作,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再成此书[3]。而是书之写作,正体现了经过现代…  相似文献   
46.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0条第2款规定:"达到法定婚龄决定终生不再结婚并无子女的妇女,可以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生育技术手段生育一个子女."这一规定的出台,曾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的反响.本文对独身女性生育权所涉及的冲突问题进行了分析,目的是重新审视该条款实施的难度,以促进法律的科学和完善,更好地保护人们的权利.  相似文献   
47.
20世纪8 0年代,生态(环境)伦理学从西土传来,悄然进入我们的视野之中。从那时开始,人们就对环境伦理学如何可能展开争论,探讨其是否逾越了伦理学的理论界蜮,是否会跌入到“自然主义谬误”的困境中。此后,又围绕着环境伦理的建构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还是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为基  相似文献   
48.
医患会话打断现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言语打断是门诊医患会话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是医患双方为了获得话语权而试图与对方争夺话轮的语言现象.以真实的汉语门诊医患会话为语料,以会话分析结构理论为指导框架,对门诊医患会话打断进行研究.通过对打断的类型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中国门诊医患会话打断的规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4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微博:封杀抑或牵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元素,随着微博的异军突起,微博话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如何通过规范和牵手微博,积极推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性转换,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0.
同女性首饰相比较,男性首饰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社会功能。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首饰对于男性来说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在男权社会中,佩饰对男性来说也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含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在社会风俗下,佩戴首饰寄寓着人们诸多美好希望。研究这种现象,可为当代男性首饰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