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19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刘宁 《管子学刊》2013,(3):15-18
《管子》中《幼官》、《幼官图》等篇,涉及齐国独特的历法制度,但后世却认定它们为阴阳五行家之言,导致对此两篇内容的理解始终存在误区。实际上,《幼宫图》是姜齐氏族的历法图,记载了十月历制度,《幼官》则是对它的解释说明性文字。因此《管子》成书时,二者都作为重要制度而被收入。但由于后人不懂十月历,三十节气被分裂入四方本图以对应四季。秦汉以后,《管子》各篇之间的错简、杂糅情况愈加严重。《幼官图》也逐渐遗失。这两篇文献最终呈现出今天驳杂古奥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2.
对于太极图和太极图说起源,目前学界存在着两种已被公认的主张,一种认为源于道藏;另外一种主张则认为源于佛教的阿赖耶识图,本文围绕寿涯的"先天地之偈"以及宗密的"十重图"(阿赖耶识图)展开研究,通过分析佛教的相关典籍来论证后一主张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3.
道教文献中存在大量各种名目的 "芝",学界对其与分类学上灵芝或真菌的对等关系已有初步论述,但均未予深究。通过系统考察《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中的相关记载后,发现道家虽然对灵芝有相当的认识,但是各种冠以"芝"字的名目却涉及内、外丹,种类涵盖道、俗两界的植物、动物、菌类、矿石、云烟等,绝大多数都与灵芝或真菌无关。"芝"是一个被抽象化了的字眼,其被广泛使用,乃是取其美好、神异、奇效等性质,而这些性质的形成与先秦以降神仙和祥瑞思想影响下的人们对灵芝的多重诠释有关联。  相似文献   
194.
早期全真道史料@王宗昱  相似文献   
195.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著名画家顾闳中凭着一个晚上的观察记忆而创作的一件描绘当时的中书舍人韩熙载放浪生活的长卷画作,作品描绘的生活场景细致入微,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栩栩如生,形象而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一个生活场景。它无论在美术设计或历史方面对我们后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6.
漳浦县黄道周纪念馆中的天方盘和黄道周<易象正>中的天方图大同小异,本文细致分析比较了二者结构的区别和相似,对其方圆数度关系作出考释.天方图是黄道周易学体系的重要基石,在其易学著述中,很多易、历、律的象数关系,都要根据天方图来说明.方以智一家三代对黄道周的天方图都很欣赏,黄道周的天方思想实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7.
中亚纳和什班底教团教长玛哈图木·阿杂木之后裔自明代后期进入中国境内传教,新疆、甘肃、北京都留下了他们活动的历史记忆。直至民国时期,他们的活动尚有明显的轨迹可寻。在新疆、甘肃,尤其是在北京,他们经历了本土化的漫长过程,文化发生了变迁。他们的活动与际遇是中国穆斯林民族源流的一个个案,也反映出清代民族宗教政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98.
老子八十一化图是“老子化胡说”在金末元初新的传播形式,它产生于全真教扩张的过程中,在1255年至1281年间被勒令禁毁.在元代社会中消失后,老子八十一化图在15世纪的明初复出,至今还能见到少量的老子八十一化图的版刻本.本文梳理了这套图产生、发展及其流传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版本之间的源流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99.
功能主义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似乎与物理主义有着不解之缘,被分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与还原的物理主义。一方面,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在理论上面临两难困境,使之在物理主义和非还原论之间不可得兼;另一方面,还原的物理主义在"中文屋"论证和"感受性问题"面前遭受挫败,同样面临严重的困境。看来,作为物理主义的功能主义已经面临绝境,摆脱物理主义窠臼的出路只能是向二元论的某种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