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白学军  刘丽  宋娟  郭志英 《心理学报》2016,48(11):1357-1369
本研究采用训练−测试范式考察颜色和位置信息在价值驱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考察是否存在基于具体位置的价值驱动的注意捕获效应。在训练阶段, 被试对8个位置中两个位置出现的红色目标反应伴随着高奖励反馈, 而对另外两个位置出现的红色目标反应伴随着低奖励反馈, 其它4个位置为中性位置, 没有目标出现。在测试阶段, 一半试次中红色刺激作为分心物出现。结果发现, 只有当分心刺激出现在高奖励位置和两个高奖励位置之间的中性位置时才能够捕获注意; 实验2考察颜色和位置信息在价值驱动注意捕获中的交互作用。在训练阶段, 将颜色特征和位置信息联合起来进行学习。在测试阶段, 和高、低奖励相联结的颜色刺激各在1/3试次中作为分心物出现。结果发现, 只有当高奖励颜色出现在高奖励位置或出现在高奖励位置之间的中性位置时才能够捕获注意。研究结果表明:(1)位置联结的价值驱动的注意捕获效应能够泛化到特定邻近位置上; (2)个体在训练阶段将颜色和位置的联合特征与奖励建立联结, 训练阶段建立的联结不能泛化到部分特征上。价值驱动注意捕获效应的泛化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32.
张阔  何立媛  赵莹  王敬欣 《心理学报》2019,51(11):1207-1219
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金钱奖励和惩罚引起的动机对个体在不同空间线索条件下注意控制加工的影响。实验1采用朝向/反向眼跳范式, 被试通过内源性线索提供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做出简单的朝向眼跳以及需要抑制优势反应的反向眼跳。结果发现, 相比无奖惩条件, 奖励条件下朝向眼跳任务的正确率更高, 惩罚条件下反向眼跳任务的正确率更高; 两种眼跳任务中有奖惩条件下的眼跳峰速度均比无奖惩条件高。实验2采用Go/No-go任务, 进一步探讨了由副中央凹加工外源性边缘线索从而不能提供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奖励和惩罚对注意控制的影响。结果发现, 奖励条件下Go反应的眼跳潜伏期更短, 惩罚条件下No-go反应正确率更高, 眼跳峰速度在两种条件下均比无奖惩条件高。以上结果表明, 奖励和惩罚均能够促进个体的注意控制, 但二者的加工过程是分离的, 奖励能够改善趋近行为, 惩罚则能够显著促进抑制控制行为, 且奖励和惩罚在注意控制加工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 奖励能够更早唤醒注意控制系统从而更快地促进行为的发生与执行, 惩罚则能够通过调节注意资源促进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中对优势反应的抑制。  相似文献   
33.
本通过考察教育家、心理学家关于奖励和惩罚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一些重要论述,揭示出了奖惩对个体道德发展的种种影响,主要是:(1)对儿童的道德行为给予了一种特殊的评价;(2)为儿童提供最初的道德规范,并促使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3)为儿童进行道德判断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和标准。最后指出了奖惩在道德教育中运用的条件,即作为道德教育的方法,奖惩主要运用在儿童道德发展的早期,随着儿童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奖惩的作用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34.
35.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采用分支双任务范式, 探讨在奖励驱动的双任务加工过程中, 第一任务奖励编码和第二任务奖励编码的时间进程及其脑机制。结果发现:双任务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单任务的反应时; 单任务的N2波幅显著大于双任务条件; 双任务的P3波幅显著大于单任务条件。双任务加工过程中奖励编码的半球效应主要体现在P3上, 且右半球参与第一任务奖励信息的编码, 驱动第一任务; 两半球协同参与第二任务奖励信息的编码, 驱动第二任务。结果表明:双任务所耗费的心理资源更多, 同时双任务加工过程中第一任务奖励信息编码的半球优势效应与任务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36.
正念是指对当下身心体验不带有评判地觉察。基于双加工理论,以正念为核心的训练对个体冲动性不同要素均具有明显干预效果。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因情感系统引发的冲动驱力:通过调整个体的奖赏评估与预期,缓和诱发冲动的压力与负性情绪反应,减弱自动化反应的联结和强度;另一方面,提升个体由认知控制系统调节的冲动控制力:增强个体的认知控制和行为抑制能力。由于冲动性驱动因素和控制因素二者加工时序的先后差异和作用方向对抗性特点,正念训练促进两类要素的积极交互影响,缩小冲动性“驱动”与“控制”力量之间的不平衡,为个体更好地回应自身反应与外界刺激提供了有利缓冲,是降低个体冲动性的有效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配对与奖励结构对中学生合作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方法:选择夹豆速度相同的初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性别配对和奖励结构下进行夹豆实验,考察性别配对与奖励结构对中学生合作行为。结果:性别配对对中学生合作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男×男配对组合的合作水平最高,而女×女配对组合的合作水平最低,男×女配对水平居中;另外,针对不同的奖励对象进行实验同样也产生不同的合作水平,奖励个人合作水平较低,奖励组合合作水平较高;在奖励对象为组合时采用不同的计分方式对合作行为也有显著的影响,分别计分合作水平较低,混合计分合作水平较高。结论:应根据初中生的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促进他们合理的合作和竞争。  相似文献   
38.
采用不同类型强化刺激(中性刺激,奖励刺激,惩罚刺激,以及奖励、惩罚刺激并存)来改变可获得奖励和惩罚的强度和频度,分别考察不同类型强化条件对停止信号任务中抑制能力、心率和皮肤电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奖惩混合条件相比,在奖励条件下,被试的反应速度快,但正确抑制率明显低于惩罚条件和奖惩混合条件;在奖励条件下,被试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心率明显高于反馈条件、惩罚条件和奖惩混合条件.四种条件下被试的皮肤电活动无差异.  相似文献   
39.
本研究采用训练-测试范式考察场景信息在价值驱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训练阶段将唯一性的场景信息与奖励建立联结,测试阶段发现只有当分心刺激出现在高奖励场景中才能捕获注意;实验2训练阶段将场景和颜色信息联合但分别独立预测奖励,结果发现高奖励颜色出现在任何场景中都能捕获注意。研究结果表明:(1)场景-价值联结能够引发注意捕获效应;(2)与场景相比,颜色特征在价值驱动的注意捕获中具有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40.
目前高校在奖励学术论文中,存在以下问题:重刊物,轻论文;重国外,轻国内;以及重IF等方面.通过深入地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即国内外并重,重视论文被索引、引用、转载或摘录情况,尤其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