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同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 望和基本设计。天下意识是大同社会的世界观基础,忠恕之道是大同社会的方法论依据,天 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在大同社会基本理念的基础 上,有针对性地对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有效解决途径和办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既保留了大同社会的价值理想,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它 关注到国家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的统一,关注到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与全人类价值目标一致性 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92.
《乐记》受到了《荀子》和《易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两种根本不同的美学观。其中源于《荀子》一系的美学思想以现成性的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的源泉在于心与物相感,而源于《易传》一系的奖学思想则以生生性的生活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以生活世界的本体为源泉。在以西方主客二元文化为主导的现代语境中,现代人对源于《荀子》的美学思想有明确的理解,但对源于《易传》的美学思想却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文化“误读”,以致于多数现代学者将其全盘否定。其实,只有来自《易传》的美学思想才是《乐记》理论的精华,它真正代表了中国美学的精神,是西方传统文化难以解读的中国学术思想,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3.
不同于王弼和王安石,张载摄《老》入《易》,以仁德刻画天性,从"天地不仁"走向"圣人之仁".天则无心,人能弘道,人相助于天而成天之功(仁),将自己的理性投射到了天道之上.人"未尝有意以为仁义",又"名其行"而成仁义."虚者,仁之原",合内外而成其仁.仁道至大,仁的实现离不开其他德目的扶助,仁智合一存乎圣."于仁体上求得一个真实"与"尽有下工夫处"可以统一.注重一定条件下仁心不忍而发的可能表达及其社会效果,是他强调"仁术"的重要缘由.包括倡导复井田和肉刑在内,期待君王通过推恩模式将仁爱关怀"扩之天下,施之无穷",在事实层面实现真正意义的"圣人之仁".  相似文献   
94.
2018春联     
田素良 《天风》2018,(1):35-35
正~~  相似文献   
95.
正是盛夏时节,南方骄阳似火。6月29日至7月2日,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英林主教在副秘书长杨宇神父陪同下冒着酷暑前往福建闽北教区巡视教务。闽北教区是福建省天主教会的新教区。1999年,福建省天主教会将原来邵武、建瓯监牧区以及原汀州代牧区的部分堂区合并,成立了闽北教区,教区所辖20多个堂区分布于南平市、三明市。  相似文献   
96.
人不胜天     
恩惠 《天风》2009,(8):64-64
成语“人定胜天”的原意是指——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够战胜自然灾害的意思。很多时候,我们常用这句话来勉励人们,特别是在面对自然界的困境时,鼓励他们只要奋发向上,善用人类的智慧,就能排除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不能否认鼓励对奋斗中的人们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得承认,人是没法胜过“天”的。  相似文献   
97.
民以天为食     
恩惠 《天风》2009,(7):64-64
昔日不少地方要是熟人相见,第一句话便是“吃了没有”?可见古人对“民以食为天”的概括是何等精辟。人的身体由物质所构成,活人需要新陈代谢,所以他得藉食物来补充营养,故人以食为天,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98.
本文认为《太玄》不仅拟卦气说之易,亦拟《易传》所传之易,由准《文言》之《玄文》,认定《中》首在《太玄》中。地位最为重要。《中》首兼具水、土二行。是扬雄的有意安排,这是由其所本的宇宙思想决定的。本文认为《太玄》浑盖兼采。在对几种盖天说与浑天说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只有一种盖天说及一种浑天说为《太玄)所本。以此为基础,对《中》首为何兼准二行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99.
人间佛教代表了20世纪以来中国佛教界提出的适应新时代的佛教发展理念。那么,人间佛教理念的内涵是否舍于佛陀之本怀呢?基于《杂阿含经》的人间佛教思想探讨,尝试从原始佛教的角度探究释迦牟尼佛对于世间与出世间关系的看法。原始佛教中诸多关于“苦”、“无常”、“出离”的法义,并不意味着是对人生的消极理解,相反的,其背后反映的恰恰是对生命觉悟、解脱、幸福的追求。世间与出世间本质上是从有漏与无漏、缠缚与解脱而言。所以世间与出世间本质上是“流转”与“解脱”的不同,并不是在世间外另有一个出世间。  相似文献   
100.
正前言当今世界,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交流在各个层面不断地拓展、深化和发展。西方文化在介入中国并注入新生机的同时,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东西方文化互补必将成为未来世界文化的一大特征,而宗教方面的文化交流也会越来越丰富,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有所准备和行动。"意象"文化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如果我们希望进一步地做好福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