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0篇
  24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在论述汉魏两晋佛教与道教之关系史时,近代佛学大师们对道教的第一部道经《太平经》同佛教初入中土的“第一部译经”(?)《四十二章经》的关系问题,颇有认识上的争议。关于两经各自的成书年代孰前孰后以及谁采用(或曰抄袭)谁的教义的问题,说法纷纭,见解不一。特别是关于《四十二章经》的成书年代,更是见解不一致。一般地说,较多的学者,而且是较占优势的一方,认为它们都是成书于汉代,《太平经》成书于佛教已传入中土六十余年的汉顺帝时期(公元126—144在位),四十二章经》译成于汉明帝(公元58—75年在位)或三国时期;  相似文献   
112.
五台山为地灵人杰之地,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著名人物。金代政治家聂天骥就是其中之一。聂天骥(?——1233),字元吉,五台沟南村人。金卫绍王至宁元年(1213年)中进士,调汝阴(今安徽阜阳)簿,历睢州(今河南睢县)司侯,因居官廉洁被举为封丘(今属河南)令。宣宗兴定初,擢为尚书省边关粮草房令史。当时赋臣高琪把持朝政,朝臣往往附和,唯独聂天骥刚正不阿,高琪对他也无可奈何。不久,他任吏部主事,兼监察御史。时,西夏请和,遣使者来贺元旦,互市于会同馆(今北京大兴东王府街),有外戚亦贸易于其间。聂天骥上疏认为,大官参予贸易,谋取暴利,有失朝廷体面。  相似文献   
113.
浙江台州在唐宋两代出了两位著名的道教名人:唐代杜光庭,宋代张伯端。《中国道教史》和其他一些史籍中,记载了二人对祖国文化和道教学术的巨大贡献。杜光庭(850—933)是晚唐至五代时期人,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括苍人,字宾圣,道号东瀛子。”杜光庭原是儒生,喜读经史,工词章翰墨之学。唐懿宗时应试万言科不中,功名无望,入天台山修道,人称“宗庙中宝玉大圭”。后来文章诗词闻名朝野,经友人推荐,唐僖宗下旨召见。赐紫服象简,授麟德殿文章应制,出入禁中。  相似文献   
114.
明末蒲益智旭的<辟邪集>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作为论辩策略,对当时传入中国的天主教给予了全面而锐利的批判,以对天主教天主观的批判作为核心,尤其是对天主全能以及恶的来源的批判,可谓击中了天主教的要害之处.  相似文献   
115.
董仲舒之天兼有尊君与屈君的二重功能。天的哲学基于春秋公羊学建立起来 ,天是人格之天 ,人和道受天的规定 ,天是最高的善良意志 ,天以物象的变化显现自身的意志 ,并要将此善良意志在人间实现出来。天既是专制君主及其专制政体赖以确立的终极依据 ,又是制约君权的超越力量 ,天人感应是天监控君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16.
《法音》2004,(7):47-48
本刊讯原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明寺住持、四川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深圳市弘法寺首座净天法师,于2004年5月28日零时15分,在深圳弘法寺安详示寂,享年80岁,僧腊68载,戒腊62夏。净天法师,俗名胡永忠,1925年生于陕西省安康市。1937年于安康双溪寺出家,依辉德法师剃染。1943年在西安大兴善寺受具足戒。次依妙阔法师学唯识法相,再依妙湛法师习天台教观,后从能海上师修密习律,曾在终南山苦行20余载。文革时,被下放至陕西扶风农村劳改,但仍冒着坐牢的危险,持守净戒,弘宣佛法,受益者数千人。1982年,落实政策以后…  相似文献   
117.
董仲舒提出了一个“极理以尽情性之宜”的理欲观。他主张通过彻底贯彻三纲五常和法制以致情欲于“中和”之境 ,实现理与欲的统一 ,并从主宰之天、自然之天和合为一的“真”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本体方面的论证。董仲舒的理欲观既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又存在着严重的理论错误和缺陷。  相似文献   
118.
《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重要的一环。《乐记》开篇立论就将音乐定位于治道这样一个目的,通观整篇《乐记》的论述,可以说都是服务于这一目的,这是对大一统时代要求的鲜明反映。具体来说,《乐记》像《乐论》一样,是从情感问题出发的,但与《乐论》有所区别的是,《乐记》立即明确地提出了针对情感问题的治道理论。《乐记》随后分别考察了乐与礼、德、化、天四个方面的关系,从而使其治道音乐理论得到完整的阐述。《乐记》的理论成为后世儒家音乐观的重要范本。  相似文献   
119.
本文对南朝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法箓部仪》做了细密的分析和考释。从此经我们知道南朝天师道举行登坛告盟仪,这是天师道传入南方后受南方道教(尤其是南方方士传统)影响而创立的新仪式。它应当是信奉太一神且自称太一道士的天师道道士举行的仪式,与敦煌写本S.203记载的南朝天师道授箓仪多有近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0.
"治人事天莫若啬"这一命题是老子《道德经》第59章提出的。所谓"啬",即是简朴、节约、珍惜之意。老子认为,只有以"啬"这一理念去修身治人和敬畏自然,才能符合"长生久视之道",从而达到天人和谐的人生境界。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缺陷、片面强调高消费和倡导提前消费的生活理念,从而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生态环境的危机。西方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