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015年1月23日对于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的凌晨,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走完了90年的人生历程,在首都利雅得顺主归真。阿卜杜拉国王可以称得上是富甲天下,生前尽享人世间的奢华。其享有万贯财富和奢华生活让许许多多的人心生嫉妒,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212.
《利涉论衡》、《道氤定三教论衡》均为记录玄宗朝三教论衡的著作。此两部著作现已佚失。参照藏内外文献,可以勾勒书中所记载两次三教论衡的大致面貌。这两部著作的考察,对于研究唐代宗教关系以及中唐以后帝王诞节三教论衡的演变,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213.
大学第一天     
那天天气异常晴朗,太阳很大,总之本大小姐的心情超好。我穿上了心爱的牛仔裙和刚买的靴子(虽然以后同寝的同学说好土),踏上了革命征程。  相似文献   
214.
作为藏传佛教后弘期早期的代表性视觉艺术遗存,约12世纪凿建的东嘎2号窟窟内绘塑与建筑空间共同营造出庞大的神系,其窟顶壁画设计为立体的法界语自在曼荼罗,主尊文殊形象(部分残毁)与目前进入学术视野的文本描述以及大多数存世图像有所不同。本文尝试指出并阐释该形象的特异之处,揭示此多面多臂化身形象的复合神格,丰富对于文殊菩萨图像志的认识,从而有助于理解特定时代佛教的发展、西藏跨文化交流交往中的包融与创造。  相似文献   
215.
任剑涛 《孔子研究》2023,(5):5-20+157
儒家人学旨在对“人是什么”做出回答。这一回答,循宗教与世俗两个向度展开。以前者论,神(天)人关系构成一条主轴;以后者言,人的德性本质构成另一条主线。理解儒家人学,需要同时沿循双线索进行交错观察。从总体上讲,儒家人学起自宗教溃败与政治勃兴之际的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危机。因此,神(天)人关系成为儒家人学的一贯主题。由于儒家人学形成于动荡的春秋战国时代,让其成为政治失序的一种人学反应结果。儒家人学由此充分呈现出积极作为的人,如何应对“天不言”情况下的行为主动性建构的特质。直到政治失序危机过去,神(天)人关系再次成为关于人是什么的平衡性主题的时候,儒家人学对人是什么的回答,方才水落石出。如此,儒家人学在天何言哉、天人相分与天人之际的三个复调主题上,呈现其完整结构。  相似文献   
216.
汉末社会民生凋敝、世风日下,天命谶纬、神学目的论等思想使儒学经学掺入了谶纬化、巫术化的杂质,道家对儒家在思想内涵上的互补功用凸显出来,儒道互补蔚然成风。《易传》作为儒道交融的重要经典其中开放性的宇宙观和辩证法思想受到社会批判思想家的汲取和借鉴。仲长统深受《易传》中自然哲学思想浸染和启示,"心驰于世务,思锐于人事",主张"所贵乎用天之道""人事为本,天道为末",将治乱周复视作天道大数,对天道、人事多有阐发,并立足时局,以其特有的批判精神犀利地鞭挞了社会弊端,对汉代封建社会的制度作了深入批驳和历史性总结,提出了众多颇有裨益的改革主张,体现出杂糅儒道,重人贵天的思想倾向。通过散见于《后汉书·仲长统传》《群书治要》中收录的有关《昌言》的诸断篇残文、政论主张可以管窥仲长统思想中的易学因子。  相似文献   
217.
作为第一代弘教者的七十子后学在受造感中感受到了人的有限性,而与神圣者的无限性区以别,故主天人相分;但人又正是在受造感中觉悟到永恒的神圣者,进而依赖神圣者,故又主天人合一。通过开发人之心、性大能,人可通达于天,且使天成为了道德性存在,而不使天物化或虚化;同时,亦使心、性具有神圣性,而不是一种心理学之物质存在。心、性、天通而为一,这就是天人性命相贯通之宗教模型的确立。  相似文献   
218.
王卡 《中国道教》1990,(4):28-30
敦煌唐乌本《老子西升化胡经》卷一,有两件抄本,编号为S1587、P2004。两件卷首均载有“魏明帝”所撰之《老子化胡经序》。可惜因抄本残损,文字缺伕颇多,难以通读。今考《正统道藏》所收,宋人谢守灏编撰《混元圣纪》卷一、卷五及《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上,都摘录有“魏明帝御制”的《老君化胡经赞》,或题作《老君赞》。以之与上述敦煌抄本相校,可知《化胡经赞》实即《化胡经序》并且《赞》文恰好可以补足《序》文的残缺。兹以敦煌S1587号残卷为底本,参校《道藏》引文及P2004号残卷,录存《老子化胡经序》全文如下: 老子化胡经序魏[明帝御制] 浑元未始,老君唯先,长[于太初,冥昧之前。]无师无祖,诞生自然。合真[散朴,乃微乃玄。仰而]举之,耀乎霄乾;俯而循[之,深乎渊源。敷二仪]以布化,烛三光以列天。  相似文献   
219.
五台山显通寺佛国藏珍楼内,陈列有清代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匾四块。匾幅都很大,其中三块为横幅,尺寸相同,横190厘米,竖64厘米;一块为竖幅,横95厘米,竖188厘米。均为黑底金宇,光彩耀目;未有镶边,古朴而典雅。字体丰满圆润,端庄而又洒脱,称得上是几件艺术珍品。这四块诗匾,依写作时间为序,其一是《显通寺作》,落款“庚午仲春御笔”,即乾隆十五年(1750)二月乾隆皇帝第二次朝台时所作。其二是《显通寺再依皇祖元韵》,落款“辛丑季春御笔”,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三月乾隆皇帝第四次朝台时所作。  相似文献   
220.
董仲舒通过对"人副天数"的论证,提出天人同类,奠定天人感应的基础。奥古斯丁从上帝造人的角度论述人以"上帝形象"受造,从而具有认识上帝和认识自己的理性。两种体系在内在逻辑上存在本质不同,但是认识道路却具有融合共通性,在深刻把握二者差异的基础上,以"人副天数"和"天人同类"来诠释"上帝形象",更能促进基督教传统为中华文明所理解和接纳,从而更好地实现基督教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