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5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1.
512.
田悦阳 《中国宗教》2006,(10):10-11
9月28日,北京大兴区,刚刚落成的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内彩旗飘扬。修生们身着统一的服装,迎候前来参加落成典礼的领导及各地嘉宾。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全国政协民宗委主任钮茂生,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副局长王作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阿訇等应邀莅临并剪彩。出席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常委联席会议的神长教友、全国修院的师生、来自海内外的数百位教内外人士参加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主教,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分别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513.
纳斯鲍姆在《善的脆弱性》一书中以“运气”对好生活的影响为主线,考察了亚里士多德为经验立场之下的实践智慧进行辩护的理由.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神目观”不同,他重视偶然的灾难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对人类的好生活的影响.好生活本来是具有脆弱性的,纳斯鲍姆分析了人面对这种脆弱性表现出来的实践智慧.在这种情况下,好生活的特点是不可通约的、多元的、不确定的,实践智慧的洞察力也是非理性的、非演绎性的.只有这样,伦理学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这也表明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514.
何菁 《道德与文明》2013,(1):121-125
当今,工程伦理在很大程度上仅关注工程运用中出现的具体道德困境,一些为职业工程师制定的"行为伦理准则"也倾向于针对工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开药方。工程伦理在现实中常以一种"道德陌生人"状况思考道德可能性,"何以有善"的贫弱现状下必须转变传统工程伦理的单向度思维"我们应该服从什么样的规则"为"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做得好"更要"活得好"。"善如何可能"赋予工程伦理在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面的道德哲学涵义,指出工程实践应然的伦理价值关切。"善之必然"深刻关注我们重塑工程对人之向往的"好的生活"的伦理期待,并关涉工程伦理的价值指向。"何以有善"→"善如何可能"→"善之必然",三者构成了工程伦理生成的存在论框架。  相似文献   
515.
<正>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各位朵斯提:赛俩目!记得《正教真诠》中讲得精妙:"人受真主无量宏恩,无法可报,无物可酬;若非躬行叩拜,何以抒其诚敬!"句中的"人受真主无量宏恩"正应了《古兰经》所晓谕的:"如果你们计算真主的恩惠,你们是无法统计的。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16∶18)我们是否想过,从宇宙万有的创造到宇宙万物的调养,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真主的博大慈悯与恩泽!对此,穆圣早在1400年前就已向我们作出喻示:"谁也不能以自己的善功进入  相似文献   
516.
虽然知道是我的投射,但是别人的有些行为真的让我很难受。虽然知道与我无关,但是别人的言语真的触痛了我。虽然知道我不该这样想,但我还是一直逃避着去面对它。虽然知道愤怒、悲伤没有用,但我还是无法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我们是如此地身不由己,主要还是因为惯性的情绪在操控。深沉的行为和情绪模式,就像计算机里的程序一样在操控我们。我们之所以会让情绪操控,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面对情绪后面代表的痛苦。也许是因为不被尊重  相似文献   
517.
无为·无伪     
人生于天地之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得从"无伪"做起。因为只有"无伪"的人,才能真心"清静"。只有真心"清静",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才能调节自身的和谐。也只有先把自身调节好了,通过学习,达到"不妄为"的境界,才有能力进一步调节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518.
康德的善的意志概念是他的道德哲学的起点。然而,在如何理解善的意志上,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事实上,只要理解了意志作为一种实践理性和作为一种自由因果性的观念,我们就会发现,自律的意志概念为我们理解善的意志概念提供了最好的说明,一个善的意志就是意志在道德法则下的自律。  相似文献   
519.
目的论是理解康德批判哲学的重要维度,也是理解其实践哲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康德认为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对目的有一种必然追求,人的目的能力为实践领域的目的理论提供了前提条件,因而在实践领域中,他持有一贯的目的论立场。基于人的双重本性,康德在实践领域中提出了两种性质不同的目的理论:技术性的实用目的理论和道德性的客观目的理论,两者只有在以至善为终极目的的道德目的论体系中才能得到统一。总体来看,康德在实践哲学中的目的论并不与其义务论相冲突,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将效果论整合到道德目的论之中。  相似文献   
520.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南垂村有一方宋代功德碑,形制巨大,庄重典雅.但因年代久远,仅存碑身.碑阳为《中书门下牒潞州》与《潞州潞城县金粟山南垂村真如院重修佛殿功徳记》,记叙了重修真如院佛殿的缘起与过程;碑阴为官员、僧侣与男女信徒名录以及唐大慈恩寺窥基法师口述《般若心经序》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通过考证碑文,梳理还原其所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