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1篇
  12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 中国礼仪之争  传教士初来中国,因语言生疏,对“ceus”一词的中文译名,未能确定,采用译音“陡斯”。利玛窦来华后,才开始用天主二字。他研究中国古书,看到中国早已用天与上帝指天地主宰。而改用天和上帝,不用天主二字;但后来又读到朱熹对天的解释,谓天是苍苍之天,而上帝亦非指天地主宰,利玛窦又采取天主,天,上帝三个名词并用。因此引起传教士对此译名的争论。 崇祯元年(1628)正月为了统一此译名,耶稣会士在嘉定召开会议。到会的有阳玛诺、龙华民、金尼阁、高一志、毕方济、郭居静、李玛诺、鲁德昭、费奇规、艾儒略、黎…  相似文献   
112.
庄子做为我国先秦时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神学家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统思想独树一帜 ,为我国浪漫主义的始祖和先驱 ,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庄子犹如君 ,临高山 ,俯瞰环世 ,超脱世俗。他的文章汪洋恣肆 ,他心胸豁达、意境深远 ,通天地之统 ,序万物之性 ,达死生之变 ,而明内圣外王之道。其言宏绰 ,其旨玄妙 ,远非下士所闻所悟。《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明于理本 ,外篇语其事迹 ,杂篇明于理事 ,是一本囊括天地的道家经典著作之一。这部书对今天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多年来史学界就庄子哲学体…  相似文献   
113.
周志治 《天风》2011,(6):20-21
2011年4月6日下午2时,上海龙华殡仪馆云翰厅庄严肃穆,上海音乐学院为原声乐系退休教授魏秀峨老师举行追悼会,到会的有学院部分领导、教师、亲友,以及不少教会的弟兄姊妹。魏教授一生淡泊名利,在上海音乐学院做一名兢兢业业的教师,虽为业内知名人士,在教会中却鲜为人知。魏老师年轻的时候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上海国立音专",主修钢琴、声乐双专业,  相似文献   
114.
王建芳 《世界哲学》2023,(3):153-159+161
“唯靠X和Y原则”和“最佳候选者理论”是忒修斯之船疑难的两类经典消解方案,二者各执一端,无论从本体论还是认识论视角看都存有不足。跟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加以修正,将形式因和质料因看作忒修斯之船的本质属性,从本体论视角看,拆装船与原船“同一”,修补船与原船“相同”但不“同一”;从意向性指称理论视角看,原船、修补船与拆装船的同一性判定往往受认知主体的意图和意向性影响并随之改变;从作为内在因素的本质属性与作为外在因素的意图、意向性两方面来衡量,二者在不同情境下作用力大小不同,产生的合力不同,引发的判断自然有所不同。由此,就可以有效地弥补经典消解方案的不足,同时合理地修正“否定忒修斯之船本体同一”和“否定存在本体同一标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5.
玄德的澄明     
澄清老子“玄德”的内涵,是把握近“道”之德的关键,也是理解重“德”的中国哲学的关键。如果我们重新审视老子的“道”与“玄”,把“道”看成是有无之间周行的“路径”,把“玄”看成是有与无的统称,那么,玄德的内涵将不再模糊——从根本上说,玄德不是幽隐深远之德,不是“水”德、“生”德、“损”德,而是兼通有无之德。兼通有无的“玄德”,是理解“常德”“孔德”“上德”“广德”“建德”的枢纽,也是理解中国传统伦理学之“德”范畴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6.
论文分"崇尚汉易家法"、"融通汉易师法"、"批评图书易学"种"学术价值与思想意义"四部分,论述了乾嘉著名易学大师惠栋的易学研究。论文指出:一、惠栋研究《周易》,重视汉易的家法,融通汉易师法,提倡复归汉代的象数易学,体现了他对传统易学的继承与超越;二、作为经学大师,惠栋企图借鉴汉代象数易学理论来指导易学研究,既是他诠释易学当代价值的认真尝试,也是他以独特的方式延续了象数易学的生命;三、惠栋梳理汉易各家源流、勾勒其象数学特点,祛除宋儒图书易学中的臆说的流弊,成为清代易学研究的一个成功典范,具有转变当时学风与确立十八世纪经学研究方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7.
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解易有返归汉学的倾向,着重于象数的阐发,其阴阳相须的"易理"思想,有别于易学史中义理派之"义理".尚先生认为"易理"是存在于<周易>自身的本然之理,"同性相敌,异性相感"的阴阳之理乃"易理"的具体的内涵,进而指出在<周易>经传文中屡次出现的"敌"、"类"、"朋"等概念,正是针对"易理"之中的"同性相敌,异性相感"的阴阳关系而产生的.其中,阳与阳或阴与阴同性相遇为"敌",阴与阳异性相遇则为"类"、为"朋(友)".对比帛书<周易>中的"敌"、"类"、"朋"的相关论述,发现尚氏所谓的反映阴阳关系的"敌"、"类"、"朋"并没有在帛书<周易>中展现出"<周易>根本定例"的特征.尚先生的"易理"虽然讲求阴阳之理,但落实到经文的注解,却成为一种反映<周易>六十四卦阴阳爻位关系的体例,从根本上并没有摆脱象数的内涵.而帛书<易传>对于经文的阐释更注重人文思想的挖掘,即对"义理"的阐发,展现出与尚氏易不同的诠释风格与路数.尚秉和先生提出"易理"的概念虽成一家之言,但考之帛书<易传>,我们仍可发现其"易理"思想中存在的偏颇.  相似文献   
118.
禅宗是心智科学,以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特殊方式启迪人的本觉智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本来是无挂碍的、不能以任何思维模式局限的,然而唯其如此,才更显出禅宗文化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对中国水墨画意境的升华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9.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现代设计美学的学科建构必然要基于我们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现代设计美学与美学,现代设计之美的特质,设计与艺术,设计之美与艺术之美,现代设计美学所涵盖的内容等。对现代设计美学学科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有助于从更深层次上对这一学科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20.
北宋苏轼,既因撰写《东坡易传》而具备了易学家的资格,又不时关注《易》的筮占之用,在筮卦变占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筮占操作可接通、感通大化流行的宇宙场域或曰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而将与疑惑相关的信息收摄呈现于所得的六爻之卦上。卦有动爻时,断占的规则是,动爻有几个,之卦(变卦)就有几个,因而由本卦向之卦的变迁及其所昭示的时的境域变迁,就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这与春秋时人以及朱熹的见解存在莫大差异。在后者那里,无论动爻是一还是多,之卦只有一。前者较之后者具有别样深层的易学底蕴,值得我们予以重视,并给予超越筮术的易道层面的深入开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