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委员、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离休副院长哈吉·马哈茂德·马维芝,因病于1991年9月8日凌晨归真,享年75岁。马维芝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于10日上午9时在中国伊协、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礼堂举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502.
抱朴者守全     
那年到蒙古去旅游,时值夏日,草原上气候宜人,风景优美,让人感到是那样舒爽惬意。  相似文献   
503.
1865年7月,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华盛顿附近的葛底斯堡发生了一次历时三天的战斗,虽然北方部队获得了胜利,但是也牺牲了无数将士。几个北部州联合起来,在葛底斯堡建立了国家烈士公墓,用来安葬那些阵亡的将士。  相似文献   
504.
505.
菩提一叶     
《佛教文化》1997,(2):6-9
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数日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饭食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之间。”佛言:“善哉,子可谓为道者矣!”──《四十二章经》佛教信众最常讲的一句话,便是“了生死”。生死为何了?何谓了?如何了?却不是人人都能讲得明白的。先说生死的距离。佛陀连续问了三次,都是一个问题:“人命在几间?”也就是问从生到死有多远。只有答“呼吸之间”的才得到首肯。这种对生死距离的度量,确实充满了睿智。“三分气在…  相似文献   
506.
目的:采用及时回忆任务,考察在第二语言条件下熟练双语者工作记忆中的词长效应。方法:采用E-Prime软件编程,3×3混合实验设计,被试为熟练民汉双语者。结果:词频为8和20条件下,被试对三字词的回忆成绩优于单字词,出现了反词长效应;词频为30条件下,单字词与三字词的回忆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讨论中用"全词假说"及双语"整合层次模型"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507.
四百多年前,唐伯虎悄然来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他是从雁荡山等处一路游历而来,风尘仆仆,口干舌燥。进入寺院客堂,即向知客僧了心法师讨茶吃,了心见来者随带书童、举止潇洒、气度不凡,赶忙招呼客人上座,奉上华顶云雾香茶。  相似文献   
508.
未来世界哲学会是什么形态,应该如何书写?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在这方面,牟宗三、任博克等学者的天台学研究经验能够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借鉴。系统总结这些学者的探索性经验之后可知,会通中西哲学、构建未来世界哲学,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自觉注意中西方文化的类型差异,对于自身所持立场有清晰之自觉认识,积极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共生互补。第二,基于哲学上的后设反思,将本土化思想资源所蕴藏的精神话题进行普遍化的问题提炼。在这一过程中,从事中西方哲学研究的人士最好有自觉的比较哲学意识。第三,要有文明对话中的语言自觉意识,在哲学表达上注重区分自证与他证、独白与对话之间的差异。在这方面,可以从语言表达的公共性、对话性以及如实性等角度入手加以探讨,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总之,未来世界哲学的殿堂不应该忽略佛教文化的价值。牟宗三、任博克等人的天台学研究经验非常富有开拓意义,中国传统的天台学亦非常具有思想价值,可以为未来世界哲学的书写新方案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  相似文献   
509.
福传一加一     
当旷野中有呼声响起,你们悔改罢!因为天国临近了。(玛3:2)人们陆续地走向若翰要接受他的洗礼;当普世教会吹响福传的号角,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玛28:19)千万双福传的脚步开始走向久已迷惘的人群。那传布福音者的脚步是多么美丽啊!(罗10:15)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在一件件感人的经历中,人们沉  相似文献   
510.
不见世间过     
《佛教文化》2023,(1):55-57
有“是真修道者,不见世间过”这句话是六祖大师说的,此语出自《六祖法宝坛经》,是六祖大师所说诸“无相颂”其中一首的偶句。如今总有一些所谓的佛教徒很喜欢引用这句话,引用的目的无非是以此证明他是(甚至只有他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或者以此证明别人(特别是“见世间过”的那些人)都不是真修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