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2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虚静探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静乃道家(道教)惯用语,亦是凸显道家(教)修养之深的境界语。对于虚静,世人多以一词对待之,即以混沌、综合之眼光对待之——虚静乃虚无之境界。自然,若以大文化、大国学之视角看待之,取  相似文献   
92.
学诚 《法音》2008,(9):30-32,33-42
一、学修能断惑业苦,进趣菩提依三学 我们修学佛法.就是一个转染成净、由凡入圣的过程。不学佛的人是杂染的,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也就是惑、业、苦三种杂染。杂染什么东西呢?杂染我们的心性.让心性不清净.在生死轮回中长时受苦。《瑜伽师地论》说:“或为烦恼杂染所染,或为业杂染所染,或为生杂染所染.于生死中长时驰骋,长时流转,无有休息。或在那落迦.或在傍生.或在饿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素洛,或在人中,受诸苦恼。”  相似文献   
93.
陈献章是明代心学的先驱,提出著名的"静中养出端倪"之说,其心学思想与道教、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即对陈献章与道教、佛教的交涉加以梳理和描述.  相似文献   
94.
中国哲学“体用”观念的树立,起始于六世纪初的南朝佛教撰述。梁武帝、沈绩与宝亮等佛教思想家在形神论语境中缔造了这一哲学范畴。而在北朝佛教地论学派的撰述中,体用观念整体上带有明显的修道论色彩。梁武帝与沈绩以“体”为中心,以“用”为附庸,体用之间无所谓平等。但是,在地论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法上所撰《十地论义疏》中,体用与本末一样,指向不同的修道位次,体用平等关系由此浮现。法上更在缘起论语境中开出体用说的存在论意义。南北朝佛教体用观念的树立,为体用成为中国哲学的关键性范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5.
陈志华 《天风》2015,(2):17
<正>有一天,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他到自己家里。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的道。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耶稣回答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参路10:38-42)这段被基督徒广为熟知的经文,常会让人生发抱不平的冲动,为何爱心接待并辛苦伺候  相似文献   
96.
《道藏》《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载: “四夷云:某东西南北四方荒外,或某州郡县山川界内夷狄羌戌姓名,今居某处,改姓某,易名某,年岁月日时生。叩搏奉辞:先因丑恶生出边荒,不识礼法,不知义方,亹秽之中,善根未绝。某年月日时为(某事)随某事得真乞国,闻见道科,弥增喜跃。含炁愿活,凭来中生,依法赍信,奉辞以闻。伏愿明师特垂矜副,谨辞。”这段道经“四夷云”以下是申请入道之“四夷”的“身分简介”,“叩搏奉辞”以下则是“四夷”申请入道者的“誓词”。关于这段科仪的内容,我们这里不具体讨论。魏晋南北朝道经中的这段科仪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早期道教并不单纯是汉民族的宗教。  相似文献   
97.
病床前的爱     
郑春时 《天风》1994,(1):37-37
九月的天气,在南方变来变去,忽冷忽热,时而太阳焙烤大地,时而又是阴雨靡靡。在连续几日的一场秋雨过后,她——一个来自北方的姑娘,病倒了。 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神学院宿舍的床上,她感受到体内有一股痛楚在蔓延,不断地扩展,吞啮着她虚弱的身体。在辗转反侧中。  相似文献   
98.
我生性好热闹,打光腚那时起,就偏爱往人堆里钻。如今人到中年,对人堆里尔虞我诈、争名夺利的活儿,有点腻了。今天忽发奇想,打算孤零零地到南明山中走走。像我这样名利熏心,无情无义的人,竟会想到踏入这片净土,真可谓壮举,真可与浪子回头相提并论。难怪今晚南明山色亦显得愈加幽深,银色的月光镀在树木、竹苇、花卉、草苔的边缘;淙淙的泉声、宿鸟夜啼声、叽叽的虫声共同形成一种特殊的静境。我在这静中慢慢踱步,让灵魂出窍,让现在的我静静地思索白天的我、红尘的我。这时,我回想起人生路上的失落,但却没有忧伤;旋而,我又回想起人生路上的得意,但也没有欣喜。回想中的我。  相似文献   
99.
这段经文很容易懂,无需多加解释。这里说的慧,按佛家的意思是观察四谛之法。四谛,一是苦谛,即说明人生多苦的真谛,苦是人生宇宙的真相;二是集谛,是说明人生为何是苦的真谛,人生的痛苦是因有贪瞋痴,造作种种恶业而招集来种种痛苦;三是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消灭痛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0.
岁月静好     
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要握住岁月的手,静静地呵护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拥抱明媚的阳光,心里不知不觉就会温暖明亮起来。我欣然地做着一个心情恬淡的人,微笑着看人间风月,静守着一份美好,轻松呼吸,自由行走。这个世上,总有些思绪是属于恬静的,总有些恬静是属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