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近年来,特洛尔奇研究在欧洲社会理论界复兴,为我们反思自身的文明历史和超越性价值提供了契机。本文旨在呈现特洛尔奇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整体图景,将他的思考置于世纪末的德意志帝国历史背景,在他看来,德国乃至欧洲的现代性危机源于基督教价值的瓦解;继而本文分别从现代个体的心性伦理和基督教社会的历史特质两个方面,探讨特洛尔奇对人性与社会的重新奠基以及他所创建的社会学的品格,以此展现其宗教社会学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322.
管志道是明末三教融合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关于他的专门研究除了日本学者荒木见悟先生《明末宗教思想研究》外,中文学术界研究者问津寥寥,这可能与管志道的资料收集不全有关。本文预以笔者有限的能力,对管氏及其研究状况做以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管氏三教合一观的本体论进行了探讨,认为管氏关于三教理融规矩不融的观点正与主张儒佛道教理划界清楚的正统儒家和三教融合入一家的极端融合派形成晚明思想的全貌,他的理论具备一定系统性。  相似文献   
323.
儒释道三教皆以“道”为根本旨归,并立足自身本位来不断融会他者,最终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三教合一”思潮。但“三教合一”思潮的形成并没有泯灭三教之间的差异,反而促进了三教各自话语体系的构建。寻求同一性、自觉差异性、超越同异之辨,既是“三教合一”思潮得以形成的历史经验,也是当下中国哲学话语构建的现实路径。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应在对“哲学”保持觉解的基础之上,不断地与西方哲学进行视域融合:“求同”以为双方的深层对话提供场域;“存异”以为双方的相互激活提供可能;最终超越同异之辨,实现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24.
金星 《法音》2012,(2):62-63
我于日本杂志中,看到有说关于断食的方法的,谓断食可治疗各种疾病。当时我就起了一种好奇心,想来断食一下,因为我那个时候患有神经衰弱症,若实行断食后,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这是李叔同在《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的几句话。既有了这一念想,他就悄然实行,地点是杭州  相似文献   
325.
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建立了以心性修炼为基础的道教内丹思想,力倡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心性本体,道性俱足,皆有成仙的可能.这一平等的思想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万物平等,无有高下;体现在与其他教派的关系上,则是儒、释、道三家圆融平等;而在处世待人上,就要平等待人,不分人之贵贱高低,均须恭敬处之.本文试对这一思想的产生背景、内涵进行探析,进一步揭示其对于悟道、修道和传道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26.
潘能博格的圣餐论超越了圣餐教义上的差异,教会职能问题等方面的争议,为教会实现在圣餐中的合一而回归耶稣基督的教导做出了新的贡献。本文希望通过对潘能博格的圣餐论的探讨能给今天后宗派时期的中国教会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327.
王佳军 《天风》2005,(7):52-52
这儿远离都市的喧嚣,没有人声的嘈杂;所有的是难得的一片宁静。这儿是另一个天地。弟兄姊妹和睦相处,情同手足。一幅幅柔和的笑脸, 像天上的使者——他们是爱的使者,预备从这儿走出去,在人间播撒上帝的  相似文献   
328.
欧阳祯人 《孔子研究》2023,(2):126-134+160
众所周知,王阳明自己十分自信的学问就是致良知之学,虽千经万典莫逃焉。但是在笔者看来,鉴于明朝中后期的特殊环境,王阳明还有没说透的话,那就是他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一切理论环节,全部走的都是一条从心性到政治的路。他的最终目标就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所以在他的著作中有对社会现实、皇帝以及官僚集团的批判。这种路数与孔、曾、思、孟完全是一致的,与儒家经典《尚书·尧典》、郭店简《唐虞之道》所展现出来的政治理想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阳明心学是对中华文化真正的追随,是中华文化合符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9.
20世纪是天主教会“民主办教”最有体现特征的时期,尤其是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得到重大改观,从而使传播基督福音的这一伟大使命得已巩固和拓展。无可否认,教会自数百年来的办教方针几乎都是高层神职界的事,事实上,这不仅是神职人员有这样的想法,即是一般平信徒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一观念的主导下,教会的内部建设在很长时期内与基督合一精神有所脱节的意味,从而很难将初期教会即宗徒时代的福传方法融入教会的“民主化”管理中进而启动福传工作。虽然,梵二以来,教会未以“民主式”语言进行陈述,但其中蕴含的“民主…  相似文献   
330.
中国教会的"后宗派时期",对"合一而多样"的理想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中国文化中"和"的思想,则为教会的合一理想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丁主教的"宇宙的基督"理论是促进教会合一事工的恰当神学理解,中国教会在这样的神学理解下,应该作出"与人和好" 的见证、宗教和睦与民族团结的见证、妇女事工的见证、求同存异的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