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进入化境的重要文献依据,后人往往依此句来讨论儒家的自由观念。在后儒的理解和诠释中,“从心所欲,不逾矩”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将社会礼法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并以此涤除不合礼法的欲望,使自己的欲念全在礼法当中,从而感觉不到礼法与内心要求的冲突。这种“自由”是不去挑战世俗礼法的心灵自在,它蕴含着牺牲自己内心来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之危险。当然,它也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个体难以脱离具体的历史情境追求无所顾忌的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652.
一个五岁的小男孩,独自在家里玩火,一失手,竞将一个秋收时刚刚垛起来的大草棚给烧毁了,烧得啥也不留,包括那头健壮的大水牛。孩子的父母赶回来,除了准备给孩子一顿惩罚,别无他法。小男孩眼看就要在怒不可遏的父母亲凶狠的棒打下“长些见识”,不料,即将到来的一阵皮肉之苦却被“砰”的一声掩门声给关住了。  相似文献   
653.
清代湖南佛教史上最值得关注的事件,是沩山佛教的中兴。明万历年间,沩山密印寺在一场大火中化为乌有。为复兴这一古老的沩仰宗祖庭,大圆上座、五峰如学、养拙行明、慧山超海等禅师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其中,尤其以慧山超海的功劳最著。慧山超海对清代沩山佛教中兴之作用,主要集中于以下三大事业:(1)重修殿宇,再现沩山唐宋道场之规模;(2)恢复寺田,奠定清代沩山寺院经济之基础;(3)由其直系弟子厘定沩山清规,为清代沩山佛教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清代沩山佛教的影响能够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在湖南佛教乃至全国佛教中独树一帜,沩山超海当为第一功臣,称其为"灵祐再来"并无不当。  相似文献   
654.
在人才市场金华公司的招聘台位前,排了长长的队,大部分都是些博士生和硕士生。这家公司是知名的大企业,不过这次招聘的条件很苛刻,主管招聘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梁卓看了许多人的简历后,都是面无表情地摆摆手,这让围绕在台位前紧张的气氛变得更加浓烈起来。  相似文献   
655.
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雕刻艺术在隋唐时完成了它的中国化进程并创造了一种温厚、柔美、端庄的艺术形态,这种宗教精神把对生老病死的洞悉在艺术上转化为一种和谐的形式——大自在境界,并成为中国古人的生存智慧启发着后人。  相似文献   
656.
俗世的喧嚣热恼中,捧读三联书店新出版的明海大和尚演讲集《禅心三无》,顿觉清凉自在。禅,拈花微笑,其义微妙难言,历来都是不可说不可说;心,一念三千,遍虚空是,满十法界,又无处可寻,了不可得。此心非肉团心,难调难伏难把握——好事赖事,却都是因为它的造作。  相似文献   
657.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进入化境的重要文献依据,后人往往依此句来讨论儒家的自由观念.在后儒的理解和诠释中,"从心所欲,不逾矩"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将社会礼法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并以此涤除不合礼法的欲望,使自己的欲念全在礼法当中,从而感觉不到礼法与内心要求的冲突.这种"自由"是不去挑战世俗礼法的心灵自在,它蕴含着牺牲自己内心来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之危险.当然,它也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个体难以脱离具体的历史情境追求无所顾忌的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658.
《学海》2019,(5)
用道术概念来辨识"大数据治理"给公共体制带来的影响及其意义,是为了说明,大数据治理不只是一个传统"术"(工具意义)的问题,更是一个现代"道"(治理理念)的问题。大数据治理需要与公共体制的治道变革紧密关联起来,因为,基于民权观念上的治理或基于专制观念上的治理,这两者具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大数据治理在"术"即工具理性上的意义就表现为,是推动民主治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还是加剧公共部门全能治理的覆盖并使其更具有决策和执行的渗透力。  相似文献   
659.
学诚 《法音》2003,(10):29-35
各位理事:第七次全国佛代会闭幕一年来,中国佛教协会在中央党政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主持下,通过组织各项政治学习,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思想觉悟,全会上下出现了新的气象和新的面貌,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准备了若干条件。同时,在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七次佛代会精神,协助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加强自身建设,团结一致抗击“非典”,开展佛教文化教育、宣传出版和学术研究,进行对外友好交往与海外联谊等方面为全国佛教界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我将换届一年来的…  相似文献   
660.
《学海》2020,(1):150-158
GDP数据对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但由于该数据存在低频、滞后等原因,影响了其对政策制定的支撑效果。本文通过构建动态倒向回归方程,运用工业电力大数据模拟测算GDP,以提高其频率、消除时滞性,从而提升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效果。本研究从江苏省工业电力大数据及其被影响因素出发,运用逐步回归法和窗口期的动态调整构造测算模型,并通过从2006到2017年江苏省电力数据的回测,证实了该方法测算GDP数据的可靠性,且具有及时性和高频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