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李光地是清初著名的理学名臣和易学名臣,其学术思想十分丰富,他对<周易参同契>的研究很有见地,主张"契"合人身,同时他以儒解"契",以易参"契",提出了对<参同契>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参同契>讲的道理就是人身的道理,<参同契>只说一身,其实一身即天地;他还详细论述了<参同契>中的"魂魄论";他以儒家的立场分析<参同契>,认为儒、道、佛三教的根源不同,修行工夫却是一样的.这是对明儒的一种反驳.他认为<参同契>和<易>所言许多道理都是一致的,同时他还对<参同契>和<易>的具体关系做过一些考察.这些结论在清初是难能可贵的,对我们今天研究<周易参同契>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2.
易道不是对事物变化的一种规律性的理性把握,而是呈现为承载个体人事变易的神明状态,王弼的<周易略例>就并没有呈现出理性化的规律形态,而是充分赋予易道以承载人事复杂乃至乖戾变易的神明功用.  相似文献   
923.
在11世纪,宋代易学家邵雍详细阐释了先天图;17世纪末18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系统地提出了二进制.二者具有何种关系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文首先认真地梳理和辨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其次从反思先天图和二进制的文化意义出发,得出以下结论二进制是纯粹的数学方法,先天图是意蕴丰富的哲学符号,二者区别甚大,没有实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4.
南怀瑾是当代有"禅宗大师"之称的著名佛学家,他为回应现代科学的挑战,对佛教义理作出了创新性的阐发和弘扬.通过融通佛教禅学与现代科学,他探索了禅宗实现现代转换的可能性.借助对传统"神秘"文化的阐释,他沟通了佛教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对话渠道.但是其"禅者"的致思倾向以及佛法观念上的保守性,也影响了他融通佛教与科学文化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925.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和华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继承了中华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且还通过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伦理思想体系,并通过其特定的修炼方式和斋醮科仪程序,将道教伦理道德的精华渗透到广大民众的心中,对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和传统伦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6.
Both thinkings on Dao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metaphysics in Western philosophy investigate things on a spiritual level that transcends experience, but there are incommensur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e objective of “metaphysics” is ontological knowledge about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stemological “truth-pursuing”. Western metaphysics is thus a “metaphysics of nature”. Dao in Chinese philosophy, on the other hand, more often manifests itself in “good-pursuing” by means of the internal, experiential pursuit of moral stature and spiritual security. Philosophy of Dao is thus a “metaphysics of ethics”. The cause of this differenc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ational tradition of the West, characterized by the dualism of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and the moral tradition of China,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man and nature. __________ Translated by Zhang Lin from Lunlixue yanjiu 伦理学研究 (Studies in Ethics), 2007, (4): 62–65  相似文献   
927.
大学之道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相贯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分途或相递进的进路,指明了所有人都须以修身成德为本,从而基于各自的主客观条件而明明德、亲民乃至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将成德进路得以实现的基础确立在可以被概括为"体知"的身心工夫之上。大学之道的本末内外观、身心工夫论和道德社会说,对于当今人们的立身行己、为人处世乃至实现社会和谐,都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8.
周新芳 《管子学刊》2009,(2):109-114
两周时期是车战盛行的时代,从上古文献记载来看,几乎是整齐划一的驷马驾车格局。然而仔细梳理两周时期的考古发现可见,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不相吻合,而地下出土文献如金文、简帛文献可以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即以二马之驾居多。这说明,战车驾二是当时的驾马常制,传世文献多文学作品,有溢美之处。  相似文献   
929.
清初学者李塨治<易>强调通经致用,通过解<易>传达自己的经世精神.李塨解<易>的原初力量来源于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他特别推崇六艺之学,主张回归儒家原典,其"专为人事"的解<易>风格实能遥契<易>之本义.  相似文献   
930.
林罗山作为日本江户前期朱子学派的汉学家,他在易学方面亦极有建树.他提倡从象数和义理这两方面研习易学,并应将易学提升到了天人之学的高度加以理解和践行.同时,他在学易的方法上讲求学而思之,而非盲从.在儒学及易学的大智慧的指引下,罗山不仅广招门生,还历仕四代大将军,将他的才学发挥的淋漓尽致,成就了他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