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管仲是中国先秦哲学思想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他的王霸学思想既是对前先秦文化思想精神的时代性因革,又是对后来哲学思想的开启。管仲的政治思想是以民为本的刑赏主义法治思想和功利主义治政思想,其赖以支撑的伦理精神是自然主义人性论,思想基础是水本原论哲学。从历史源流看,管仲开辟了中国哲学思想“因人事而自然”的思维道路,是自然人性论功利主义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始祖,并以此开辟了“以刑入礼”的刑赏主义实践道路。管仲的思想之源,是夏商周三代所形成的以王道为目标、以天道为根据、以人道为途径的“王官之学”;管仲的思想之流,不仅涌动出法家思潮,而且激励并贯穿了先秦诸子各家学说。  相似文献   
912.
“间距化”——论董仲舒对《春秋》、《公羊传》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距化”的基本内容有四:(一)《春秋》之辞字面义与本质义以及《春秋》之义的“间距化”;(二)《春秋》所记之事与事实真相的“间距化”;(三)《春秋》之常辞、常义与变辞、变义的“间距化”;(四)《公羊传》解释的意义与《春秋》之义的“间距化”。“间距化”形成了《春秋》之微的主要特征;是理解的障碍和误解的原因,构成了董仲舒解释《春秋》、《公羊传》的根据;“间距化”为董仲舒发挥主观思想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913.
人生如月     
天上的月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由纤弱而圆满,由圆满而残亏,天上的月即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的。  相似文献   
914.
空间巡航中常采用路径整合进行位置追踪及方向更新,本研究利用返回起点任务,通过对虚拟场景中不同信息类型的设置,探讨地标、纹理、双线索(地标+纹理)及纯色条件下路径整合效率的差异。结果发现,除角度误差外,双线索条件下路径整合效率显著较高,其次是地标条件,纹理条件次之,纯色条件下表现最差。结果表明,不同信息类型下路径整合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双视觉信息较单一视觉信息条件下的整合效率更优。  相似文献   
915.
在潜藏式与矛盾式情境两类问题发现任务中,采用出声思维的方法研究问题发现能力高与低两类各10名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内部认知活动。利用问题行为图技术进行个案分析,着重考察大学生在知识状态、思维操作及问题行为图等方面的表现。基于加工性质把知识编码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基于信息来源编码为情境、内部和推断信息;基于思维关联与转换,把思维操作编码为独立、横向、纵向与元认知思维。研究表明:(1)问题发现中,在内部信息、纵向思维以及纵横交错型行为图的使用频次上,潜藏情境高于矛盾情境;在情境信息、横向思维以及横向平行和横向归纳型行为图的使用频次上,矛盾情境高于潜藏情境。(2)高低能力组被试在知识状态、思维操作与问题行为图的使用上差异均不显著,可能是由于上述方面涉及问题发现的基本认知过程和思维规律,具有普遍性特征。  相似文献   
916.
爱与恨     
人这种实体的根本特性在于拥有诸心灵偶性。伴有心灵偶性的实体被诸心灵行为所拥有的内知觉明察。心灵现象依奠基顺序包涵表象、判断、爱恨三个层次。作为最高级的心灵现象,爱恨在拥有本己特性的同时也受到表象与判断的多重影响。爱与恨(偏爱与偏恶)具有严格的正误之分。正确之爱恨(偏爱与偏恶)发自个体却不陷入个人趣味,与理智相关却不唯智是从。只有在正确之爱恨(偏爱与偏恶)中,价值位序才能显现,人才能完善自身,德福才能统一。  相似文献   
917.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胃食管反流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慢性复发性倾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多因素的心身疾病,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我们要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系统论出发,应用发展的观点,注重医学模式的转变,审慎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18.
中国古代病家之道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医德思想当中有一朵奇葩,这就是古代病家之道的思想。依据医德文献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病家之道的思想主要有:信任医家是病家应有的待医态度;合理期望、正确评价是病家应有的就医意识;具有惜生意识是病家应有的生命态度。  相似文献   
919.
"内外之学"与"物我关系"是朱熹"仁道"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般而言,"内外之学"可看作是区别"天理"与"人欲"的一条重要分界。在此,朱熹认为:庄子的"内外之学"跟"物我关系"是统一的,它本身包含着"物我一理"、"内外参合"及"内外交相养"等内容,尤其是"内外交相养"突出反映了朱熹理学思想的特色,因而它便成为我们阐释朱熹"物我观"的主要理论依据。当然,朱熹"内外之学"的理论重心并不在以"物欲"为特征的"外学"上,而在以"义理"为特征的"内学"上。在朱熹看来,成就"内学"的关键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的关键又是与"为己则学以博"密切相关的"切己工夫"。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内外之学"又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学"。  相似文献   
920.
"三礼"详载先秦名物,若无图相副,阅读极为不便。宋聂崇义的《新定三礼图》二十卷,是目前所存最早、最完整的以图为主研究"三礼"的著作,也是汉唐以来以图文形式研究"三礼"的集大成之作。该书对"三礼"中之名物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和分类考释,其解释名物,除用文字说明外,均绘一图,共计三百八十一幅,与文字相辅,清晰直观,一目了然。丁鼎先生整理的《新定三礼图》,集诸本之善,改正讹误,采众家之长,解说文字。整理者仔细校勘注释,施加新式标点,对《新定三礼图》中的图、文进行合理编排,或左文右图,或上图下文,图文清晰,一一对应,互相关照,极便读者阅览。是目前最完善、方便的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