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F.科赫教授因其对康德与德国观念论(尤其是黑格尔)的深入研究而著名,此外他非常熟悉分析哲学与实用主义的当代成果。这使他能够以一种不同于其前辈诠释者的方式来理解德国哲学,并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布兰顿和麦克道威尔这两位当代著名的分析哲学家的方式对大西洋两岸的两种不同的哲学传统进行让人瞩目的融合。从科赫教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欧陆哲学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哲学家如何吸收和消化分析哲学的成果并尝试建立起一种新的思想方式。  相似文献   
12.
康德的道德自我观以反思哲学和先天综合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突出道德自我的个体性,坚持自然法中的原子论,表现出定言命令的抽象空泛和软弱乏力。黑格尔扬弃了康德道德自我观及其形而上学基础,注重对道德和伦理进行辩证分析,对伦理的丰富形态进行考察,通过自我意识、精神、自由的逻辑演进,将道德自我置于社会伦理基础之上,以克服道德自我形而上学方法论中的二元矛盾以及个人主义、原子论缺陷。基于人性的社会性、自我意识和精神的互主体性、自由的历史性和客观性的理解,黑格尔的道德自我观内蕴着历史主义和时代感、实践性和社会现实性、整体主义和普遍主义等社会伦理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形而上学问题一直是纠缠哲学的难题之一。神学本体论是传统的或旧形而上学的理论基础。传统形而上学发展到康德那里,已成为阻碍哲学发展的绊脚石。那么哲学如何突破旧形而上学的束缚,并为形而上学发展寻找到一个新的出路,是当时哲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康德理性的"理论运用"和"实践运  相似文献   
14.
论“是”的哲学用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以希腊语和拉丁语为基础的西方哲学的关键句式“X是”,采取与传统的“存在”理解不同的解读途径,从系词“是”的哲学用法入手进行重新理解。这样理解至少有两个理由:一是因为西方本体论哲学中许多深不可测的问题,都可以从普通系词“是”的哲学用法中获得合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王从友 《天风》2011,(3):56-57,22
说起山东曲阜与邹域,很多人都知道,因为那是中国大儒孔子与孟子的家乡;说起微山湖,也有很多人知道,因为那让人想起铁道游击队。其实,这些都包括在鲁西南的重镇济宁市所管辖的12个县(或县级市)之中。在这片大地上,坐落着大大小小的448间基督教堂,生活着13万多的基督徒。  相似文献   
16.
非存在问题被认为是最古老且最具吸引力的哲学问题之一,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除非我们有对非实存东西的充分理解,否则我们无法充分理解心灵。当代非存在问题的核心是非实存对象问题,由此所引申出的子问题包括:有非实存对象吗?如果有,非实存对象是什么?有关非实存对象论断的真假如何?它们在心灵中的位置如何?随着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发展,这些问题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相关的传统否定存在命题被深入解读,并且形成了两种关于非实存东西论断的真之逻辑方案和形而上学方案,而意向对象的表征刻画则凸显了其心灵维度。  相似文献   
17.
所谓道德本体论,是在人心性本体存在上讲的;而其为道德,最终是以人的心性本体存在为其源头的。道德,特别是道德精神,是人性美好的表现。这种纯乎天理、创化不已的心性存在,就是本部论著所说道德本体;而以此为理论基础,研究华夏民族道德精神世界的获得,就是本部著作所谓道德本体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弹指之间,离开山西转眼已近五载,回想在晋五年的信仰生活,心中充满怀念与感恩。难忘十年前的复活节,我第一次迈入圣堂。当时,圣堂内座无虚席,一位大姐热情地给我让座,并将瞻礼的弥撒经文、圣教歌曲热心地指给我看。那一刻,一股暖流涌入心田;那一刻,一种感动油然而生。而教友们井然有序跪地前行、毕恭毕敬亲吻十字架的场景更是让我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教友对天主的敬爱,让初进教堂的我深受感动、备受感染,同  相似文献   
19.
落叶     
  相似文献   
20.
人是追求意义和价值的生命存在。杜威的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哲学,其目的是为有效行动提供智慧,表现求真务实的美国精神,关怀世俗价值和终极价值,立足于人,以人为本,把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放在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中,将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