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适度妥协是政治运行的灵魂。政治妥协作为现代社会化解矛盾、应对冲突、引导多元主体互利共存的理性方式,有着内涵丰富的伦理意蕴和重要的伦理价值。在社会冲突发生的公共场域中,政治妥协涉及个人伦理、行政伦理和社会伦理等多重伦理。然而,社会矛盾易激化、社会冲突易升级、政治妥协难以起效的现状,反映了社会冲突中政治妥协的伦理困境。从伦理危机生成的角度看,社会冲突中政治妥协失效是由于个人有限理性的显露、行政权责失衡的陷阱和社会公共理性的缺失造成的。而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推进社会冲突中政治妥协的伦理建构,基本的途径应该包括着力提升珍视道德理性的个人伦理、避恶扬善的行政伦理和追寻公共理性的社会伦理。  相似文献   
92.
自《庄子》提出“络马首,穿牛鼻”是否符合牛、马本性问题以来,传统儒家纷纷做出了不同回应。程、朱认为牛之穿而耕、马之络而乘是“天理自合如此”,从天理本体论为“络马首,穿牛鼻”奠定了先天合理性基础。湛若水认为“络马首,穿牛鼻”是“理感而义形”的结果,他强调的是人与牛、马——物的交往过程中,仁性即道德意识的呈现,当此仁性之呈现即为天理即为义。王船山批判了程、朱的解释,他认为“络马首,穿牛鼻”是“用物之道”,其合理性是人类赋予的,是人道自决、与物流通的结果。人与物——牛、马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不再面向存有论,而是通过基于天道乾德的人心在自由权衡的道德实践过程中贯通彼此。儒家对“络马首,穿牛鼻”问题的不同阐释,共同蕴含着光辉的道德理性,揭示了儒学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追求自我突破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3.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94.
张永琦作品     
张永琦 《美与时代》2021,(3):F0003-F0003
设计说明:该作品以超现实主义与概念摄影的艺术方式体现东方寓言《庄周梦蝶》的哲学概念,以将个人的观念视觉化为最重要的诉求点,旨在探寻现实与梦想世界之间的界线与交叉空间,使用多重曝光的手法,人与梦境间的蝴蝶建立起微妙的联系,成为一种"物化" (物质转换)的存在。  相似文献   
95.
96.
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形象管理的关键时点,文章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背景,对政府形象产生的由稳定到波动再到稳定、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定性描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回滞理论,通过对水污染事件中政府形象变化特征与回滞特征的比对,验证了水污染事件中回滞理论的适用性.并且,针对政府形象表现出的回滞特征,文章强调了路径依赖、多重均衡和矫顽力为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形象管理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7.
《学海》2017,(3):56-62
中国农村土地集体制是一种具有社会合约性的产权,国家推行的集体土地确权改革试图打破传统的集体制。本文以2008-2012年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实证案例,讨论来自成都市政府、官僚组织、乡村社会多个制度领域的行动逻辑及其对中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制度改革的约束。一方面,揭示了农村土地产权的社会合约性及集体制的韧性;另一方面,展现了官僚体制运作中多重逻辑及其互动所带来的中国国家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98.
为检验亲隔代协同教养家庭中亲子依恋和祖孙依恋质量的一致与不一致对儿童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亲子依恋和祖孙依恋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78个亲隔代协同教养家庭的儿童进行调查,响应面分析发现:(1)拥有一致高质量亲子依恋和祖孙依恋关系的儿童主观幸福感水平更高;(2)亲子依恋与祖孙依恋质量不一致时,亲子依恋质量高于祖孙依恋质量的儿童生活满意度更高,且高质量亲子依恋或祖孙依恋均能提升儿童积极情感。本研究加深了多重依恋对儿童发展的理解,也提示在亲隔代协同教养家庭中可以从依恋入手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
《学海》2016,(4):134-142
以往有研究注意到了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也有研究分析了不同网络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联,但没有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本研究在控制心理资本、大学适应等相关因素的情况下,通过构建以不同网络使用偏好为中介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网瘾的性别差异模式。结果发现,在多项网络使用偏好上,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网络使用偏好构成性别与网瘾之间显著的中介因素。总的来看,相比较而言,男生在"网络游戏"、"理财炒股"等类型上,女生在"购物消费"、"微信微博"等类型上,各自形成更高的网瘾水平。这些发现有助于廓清网瘾的性别差异,并为实际中提供有性别敏感性的网瘾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丰子义 《哲学研究》2023,(1):13-22+125
世界主义有着久远的学术传统。马克思对世界主义的关注,是在同青年黑格尔派、“真正的社会主义”论战中开始的。对于青年黑格尔派、“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伪善的世界主义,马克思给以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阐明了自己的世界主义立场。马克思并不是一般地反对世界主义,而反对的是虚假的世界主义;也不是一般地反对民族主义,而反对的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马克思的视野里,世界主义有多重面相:用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分析的世界主义,用于价值批判的世界主义,用于现代社会描述、考察的世界主义,用于国际工人运动和人类解放理论阐发的世界主义。马克思考察世界主义依据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坚守的立场是人民主体,秉持的思维方式是“具体的普遍”,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矛盾分析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坚守世界主义的文明价值,建构新的世界主义,重建世界经济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