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3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37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周兢 《心理科学》2006,29(6):1370-1375
研究着重探讨汉语儿童从前语言到语言交往阶段语用交流行为发展,通过质和量两种方式搜集14-32月儿童与母亲互动交往语料,采用汉化的CHILDES模式转录并用CLAN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岁前汉语儿童语用交流行为清晰度的快速增长,语用交往行为类型的明显扩展和语用交流行为核心类型的运作倾向,是该阶段具有标志性的语用发展阶段特征。研究同时发现汉语儿童语用交流行为与母亲的语用交流行为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2.
杜燕红 《心理科学》2006,29(6):1477-1479
本研究采用测验法,随机抽取60名42-93个月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他们基于愿望的特质因果理解能力。结果显示:(1)从42个月起,儿童就可以根据特质信息进行行为预测和情绪预测,且随年龄增长,预测水平有显著提高;(2)儿童理解愿望的主观性是儿童进行情绪预测的前提。  相似文献   
303.
美国哲学整体论思潮发端于蒯因自然主义整体论,迄今在宏观上已形成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两大分形;分形的依据是对黑格尔集大成的西方近代先验哲学的态度,反对者为自然主义,赞成者则为反自然主义.在微观上,自然主义分形囊括蒯因自然主义整体论、哈克温和自然主义整体论和前期库恩科学历史主义整体论等;反自然主义分形包括后期库恩理性重构主...  相似文献   
304.
3~9岁儿童人格特质稳定性理解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情境故事法对281名3~9岁儿童对不同类型的消极或积极特质稳定性的理解进行了个别测查,使用了“性质-类型-性质”的特质推理研究范式,任务涉及跨时间稳定性和跨情境一致性两个层面的考察。五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9岁儿童对于特质稳定性的理解表现出随年龄发展稳定观不断增强的趋势,4岁可能是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由不成熟向成熟方向发展的关键点;此外,研究验证了年龄与特质性质的交互作用,也发现了问题类型和特质类型对特质稳定性理解的调节作用。这些特点与年幼儿童获得的心理知识和对特质发展影响因素的觉知有关,也可能与整个文化系统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05.
在新旧世纪之交,中国艺术界发生了诸多影响广泛的行为艺术事件,文艺界和美术界也都对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而仔细审视和检阅这场讨论参与人的种种言论,可以发现主基调是一种基于道德谴责和传统美学判断的批评,触及行为艺术的语言、品位等更本体层面的批评很少.  相似文献   
306.
肖黎民 《法音》2007,(1):28-32
“不二法门”的来历与文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后来它又演化为一个成语,经常被人站在不同角度使用。《维摩诘经》中生动地展现了维摩诘与文殊以及众菩萨之间共议“不二法门”的精彩场景。一《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著名经典。本经旨在阐说维摩所证之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故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共十四品。其主要线索是维摩以众生病故我病示疾,佛欲派舍利弗等十大弟子和弥勒等四大菩萨前往慰问,但他们皆因曾受到维摩呵斥而表示难胜此任,推脱不去;最后佛遣文殊代为探病。文殊尽管深知“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  相似文献   
307.
研究试图考察5~9岁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测查了5岁、7岁、9岁各36名共108名儿童.访谈内容包括四个故事情景,故事的主人公想梦到或不想梦到某事物.其中两个故事情景带有正性或负性情绪色彩,其余两个故事情景带有中性情绪色彩.要求被试判断主人公是否会梦到该事物,并给出自己的理由.研究结果发现:(1)9岁儿童比5岁、7岁儿童更好地理解梦是不受个体意愿控制的心理过程;(2)5岁儿童倾向于认为负性情绪且不想梦见的梦较中性情绪且不想梦见的梦更容易被控制,而7岁、9岁儿童则不这么认为.这些结果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逐渐认识到梦是不可控的心理过程,而且5岁儿童认为负性梦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308.
简约之美     
悠悠万世,何为至美?非姹紫嫣红,非桃红柳绿,非气象万千。简约之美,乃为至美。姹紫嫣红,逞一时之芳;桃红柳绿,逞一时之盛;气象万千,逞一瞬之奇;而简约之美,万古不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09.
海德格尔《哲学论稿》译名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周兴 《世界哲学》2009,(4):101-109
在《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全集》第65卷)中,海德格尔尝试了艰苦的思与言的改造工作,意在从非形而上学意义上重解“存有/本有”(Seyn/Ereignis)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对德文原著的初步解读和翻译,并参照英文译本“英译者前言”中的译名分析,讨论了《哲学论稿》中八组基本词语,主要涉及Ereignis,Sein,Wesen,Werfen,Gr—und,Bergen,Besinnung,RUcken等词语以及相关的词族,并且提出了作者对于这些基本词语的汉译建议。原来文后附有由作者制作的“《哲学论稿》德一英一中译名对照表”,但因篇幅有限,不在这里刊登了,而是登载在《世界哲学》的网站上,有兴趣的读者请登陆我们的网站:www.worldphilosophy.cn。  相似文献   
310.
郭鹏 《世界哲学》2009,(2):156-157
分析哲学一向被称为"英美分析哲学",这并非是由于这个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治学方法诞生于英国或者美国,而是由于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大都是英国或美国的哲学家,这无形当中也使英语成为分析哲学的"官方"语言.尽管英美的哲学家们都不大愿意承认他们在语言上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当英语成为从事分析哲学的世界语言时,非英语国家的思想家们所面临的挑战就不仅仅是如何用英语来思考或者如何将自己的思想确切地用英语表达出来,而且还包括如何将分析哲学从英美学者的"垄断"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