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502.
学者档案张践Zhang Jian汉族,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国家宗教局特聘专家,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主任,尼山圣源书院院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会甘肃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宗教史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工作。出版著作:《中国宗教通史》(合著)《中国古代政教关系史》(上下卷)《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政治·民族》《民族宗教的社会理论考察》《儒学与中国宗教》《国学基础知识问答》《中庸读本》等20余部,发表了《儒教与中国政治》《儒家宗教观的形成及其历史影响》《月印万川、理一分殊和分映万灯背后的共同价值》等论文200多篇。  相似文献   
503.
黄翔 《哲学动态》2023,(2):99-106
社会本体论在近二十年中逐渐取代社会方法论成为社会科学研究当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劳尔指出,其中的原因是社会本体论有效地支持了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劳尔的结论有其合理性,但达成结论的理由建立在两点令人质疑的预设之上:一方面,社会本体论的基本研究形式是分析本体论,另一方面,社会本体论有效支持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根本方式是实用主义和紧缩主义的。自然主义的社会本体论认为这两个预设过于片面和简单,而以具体实践为起点、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义进路才是理解社会本体论支持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更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504.
清末以来,伴随西学东渐的冲击与学科置换推动,孟子学由地位尊崇到逐步解体,迈向多元化,呈现出四个向度的转型:学科范式经历了由经学到子学,由子学到文、史、哲现代分科的递嬗;研究模式由经学时代的义理、考据转换为现代的方法多元;中西关系方面从"西学东渐"到"中西会通",再到"回归儒学";研究重心由传统时代的"内圣"为主转换到"内圣"与"外王"的双重关注。然而,孟子学现代转型所产生的问题亦不可忽视:孟子学一旦进入学科化体系,易陷入专业隔阂的困境,应改进学科建制,重建跨学科体系;研究方法上融新旧于一体,既要继承传统的义理、考据等解经方法,又要借鉴现代多元方法;援西入孟应维护孟子学底色,避免西学化的格义与解剖。因此,在研究中应将此四个维度融为一体,架构起纵横交织的立体解读框架,从而深入挖掘孟子思想内涵,推动儒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505.
法图拉.葛兰是当代土耳其著名的伊斯兰思想家,本文通过对其著作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概括了葛兰伊斯兰思想的基本内涵。葛兰强调苏非主义是伊斯兰教的精髓,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是信仰的内化和精神与实践的兼修;葛兰指出土耳其引入的西方式现代化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现代化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葛兰坚信宽容是伊斯兰教的基础,多元主义是土耳其社会的固有特征,宗教对话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葛兰认为土耳其应该通过共同的族源和宗教纽带强化与中亚诸国的认同,通过与西方的结盟促进土耳其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通过排斥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极端倾向为伊斯兰运动赢得新的空间。葛兰的伊斯兰思想是基于现实需要对伊斯兰教的时代解读,体现了当代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全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06.
《孔子研究》2020,(1):F0003-F0003
一、《孔子研究》是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园地公开。以刊登孔子思想、儒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等有关的学术论文为主,特别关注对中国思想文化源头的研究,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明交流对话等有关问题的研究。二、本刊不负责来稿所涉版权问题(如图、表、引文等),请作者事先取得原作者或出版者同意。  相似文献   
507.
<正>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明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508.
《吕氏春秋》本着"和合"文化理念会通、创新了先秦诸子各家思想,自建独特的杂家文化体系。其文化体系的内涵既深且广,涉及个体身心修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等多个层面,建构了"天人合一"的最高政治理想。《吕》书"和合文化观"的形成反映了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和合文化体系"则反映了中华文化系统的多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509.
<正>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铺就出一条通往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幸福之路。10月18日,  相似文献   
510.
鉴于《易经》文本自身的歧义性和含混性,无法做出统一的标准英译本。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引入描述性翻译批评方法论,从《易经》的英译本这一目的语出发,对《易经》的英译事业做全面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一、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消长对不同时期的《易经》英译规范与倾向有影响;二、《易经》英译本在英美文化多元系统中的地位与社会功能随着历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