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随着研究取向从静态到动态、从个体间到个体内部的转变, 工作投入的短期波动开始成为研究主流。针对国内尚未涉及工作投入波动研究的现状, 将引入状态性工作投入的概念, 并分析其波动的理论和构成来源。介绍了状态性工作投入的测量工具、日记研究和经验取样方法, 以及重复测量的多层线性模型。在分析现有工作投入波动理论、相关变量和边界条件的基础上, 构建了工作投入的研究框架, 总结了工作投入波动的形式。  相似文献   
222.
采用多指标探测范式, 从客体信息以及活动信息的角度出发, 考察事件框架内外时间、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事件框架内, 维度转换并不是情境模型更新的充分条件, 时间转换与终止的活动信息相结合引起情境模型的快速更新, 而空间转换与移除的客体信息相结合引起情境模型的快速更新; 在事件框架外, 维度转换是情境模型更新的充分条件, 维度转换会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研究丰富了事件框架依赖假设。  相似文献   
223.
公共决策中的框架效应是指在公共决策情境中, 人们的决策行为受媒体或领导人对同一问题的框架表述形式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决策偏好的现象。目前, 研究者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有预期理论、查询理论和模糊痕迹理论。公共决策中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价值取向、知识水平、人际沟通、情绪以及框架的特征等。未来的研究需要从公共决策中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及神经机制、跨文化研究以及研究方式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4.
霍荣棉 《心理科学》2014,37(3):710-715
人际互动过程中,信任作为决策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信任的决策逻辑在不同的研究背景中存在冲突。本研究以合适性为信任决策框架,互动关系为激活规范目标的变量,分析了存在互动关系持续预期和不存在互动关系持续预期对信任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被试间存在关系持续时,信任水平较高;关系持续预期消失时,信任水平显著下降。(2)被试对关系持续的重要性感知与其信任决策显著相关。(3)情境中的目标未被激活时,个体的信任倾向与信任决策显著相关;而当情境目标被激活时,信任倾向与信任决策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25.
采用正反双向背景信息日常生活外部锚问题,选取64名大学生,运用眼动技术,考察锚值及双向信息对外部锚问题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低锚组锚定效应指数均在0.76以上,且不存在显著差异。回答锚值比较问题时,从锚值向反向信息的眼跳次数和注视时间显著多于向正向信息的眼跳次数和注视时间。回答估计值问题时,从估计值问题向锚值的眼跳次数和注视时间显著多于向双向信息的眼跳次数和注视时间。研究表明,外部锚引起程度较高的锚定效应。反向信息在问题理解及决策中得到更多关注。锚值在回答锚值比较及估计值问题阶段均对决策产生显著影响。支持了选择通达和信息加工负性偏向观点。  相似文献   
226.
框架效应作为一种决策中的非理性偏差, 其年龄差异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总体来说, 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医疗和经济决策领域中具有不同的框架效应特点, 且主要表现为强度和类型上的差异。老年人的框架效应主要受到决策情境、个体认知、情绪及认知神经生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不仅要继续探讨老年人在不同领域中的框架效应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还应该从老年人的其他个体特征、实验材料与设计类型、解释机制研究以及拓展应用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27.
采用两个3×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考察劝捐策略和目标框架效应对个体捐赠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1)劝捐策略和目标框架效应的主效应显著,信用劝捐被试捐赠更多,决策时间更短,损失目标框架比收益目标框架的被试决策时间更短,捐赠更多,被试在信用X损失框架情境中捐赠最多,反应时最短;(2)劝捐策略和框架效应的交互效应均显著,情感策略受框架效应影响较大,在损失框架下被试反应时更短,捐赠更多。  相似文献   
228.
采用2(新闻框架类型:诱发气愤情绪或诱发悲伤情绪)×2(危机事件团体回应类型:惩罚型或补偿型)×2(团体回应中情绪感染力的呈现情况:呈现或缺乏)的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不同版本的危机事件新闻报道诱发出的不同情绪如何影响个体的信息加工,以及情绪反应怎样影响个体对组织随后回应策略的偏好。结果发现:气愤情绪促使公众采用启发性加工方式,悲伤情绪促使公众采用系统性加工方式;相比于悲伤情绪,气愤情绪会导致公众对公司更加负面的态度;惩罚型回应信息的可信性更高;惩罚型和补偿型回应信息使公众对企业的态度从比较消极转变为偏向积极;具有强烈情绪感染力的回应信息更容易降低气愤组对企业的责任归因程度,并进而促进公众对企业态度的改变;公众的气愤和悲伤情绪水平在接受企业回应后明显减弱,但没有达到基线水平。结果表明,在面对危机事件时,新闻框架的类型、企业对危机事件的回应方式以及回应中的情绪感染力,会结合在一起,制约公众对危机事件的知觉以及对企业的判断。  相似文献   
229.
联合Simon效应是考察幼儿共同表征能力的一个有效指标,本研究采用联合Simon任务范式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幼儿联合Simon效应稳定产生的年龄阶段以及不同人际情境对该效应的影响机制。实验1首先以3个年龄段幼儿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幼儿联合Simon效应产生的年龄阶段,以揭示共同表征能力的发生发展趋势。实验2在实验1基础上以出现稳定联合Simon效应的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考察该能力水平是否受到人际情境的影响及背后的机制。结果表明,与3岁相比,4岁幼儿开始出现联合Simon效应,但尚不稳定,5岁幼儿的联合Simon效应达到更加稳定水平;不同人际情境对幼儿的共同表征能力产生影响,相较合作情境,竞争情境对幼儿联合行动的共同表征能力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很好地支持了参考编码理论,并拓宽了对共同表征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30.
该著坚持“工程师的立场和视角”,致力于在《资本论》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学技术哲学之间开拓“交叉学科”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马克思主义研究(包括自然辩证法研究)带来了新挑战,与传统的“资本逻辑”之间存在着冲突。该著采用工程设计哲学的“二元框架转换方法”,在传统单纯基于“资本逻辑”的研究基础上引入“技术逻辑”,强调技术与资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资本逻辑之间实现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