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9篇
  1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国门的敞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尤其是电视、因特网等现代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外部世界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如同开闸的洪水,汹涌而入,席卷神州大地。于是出现了古今中外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相互渗透、融合交集,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年青一代当中,出现了是非不清、善恶不辨、美丑混淆、荣辱颠倒的危险现象。这种道德意识的滑坡、理想信念的退化犹如潜伏在人体内的病毒,正在严重破坏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免疫系统,严重阻碍着和…  相似文献   
2.
眼动交互中对象排列方式对作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成志  沈模卫 《心理学报》2006,38(4):515-522
由于人眼注视的方位能够表达用户的兴趣中心等信息,使得基于眼动的用户界面备受关注,同时眼动也成为攫取当前认知加工过程的一个窗口。本研究采用2排列方式×6目标项位置的被试内设计,主要考察了眼动人机界面中交互对象的不同空间排列方式及目标项位置对选择工效的影响,以期为设计和优化基于视线追踪的人机交互界面的布局提供心理学依据。所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基于视线追踪的人机交互中,对象水平排列方式优于垂直排列方式;(2)不同对象排列方式影响目标项位置对作业时间的效应模式,对象水平排列时,作业时间随着目标位置右移而线性递增;垂直排列时,作业时间随目标位置下移以非线性方式递增;(3)目标项位置仅影响目标定位时间,目标激活时间不受对象空间排列方式和目标项位置的影响;(4)基于视线追踪的人机交互系统其对象排列方式以水平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3.
加入世贸组织后,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与之交往和直接面对的是一个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外部世界,这个外部世界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如果从宗教问题的层面来看,这个外部世界是一个拥有61亿人口,信仰宗教的人数达50多亿之众,占世界总人口80%以上宗教信仰者的外部世界,  相似文献   
4.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277名文科三、四年级的大学生为被试,综合考察在故事、连线和命名任务下,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对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多变量方差分析发现,对于三个测验的共同部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均显著,但交互作用不显著。分别对每个任务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对于连线任务而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均显著;对于命名任务而言,外部动机的主效应显著,内部动机的主效应不显著;对于故事任务而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不显著。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在三个任务中均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多重回归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的任务,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贡献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5.
简云龙  刘源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589-1603
动机连续体是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进行整合的心理学概念,其对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争论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从大理论(grand theory)视角出发,对涉及上述两个概念的理论进行梳理,将自我决定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进行整合。由此展开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结构的讨论,总结了动机的单维结构、多维结构和复杂结构假设下的理论新进展,分别论述在拮抗效应、累加效应和其他复杂效应等假设下动机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并展开不同效应对实践应用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探讨了视皮层LTP由诱导期向维持期转化过程的突触形态学特征。实验选用18-30天龄的健康SD大鼠,分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及实验对照组进行电镜观测和图象分析。结果发现,在常规LTP实验程序中强直刺激后有LTP产生并记录80分钟的实验组脑片标片,局部有界面曲率大于2的较大U型突触形成,这种突触多有两个以上活性区。图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突触的界面曲率明显增大(P〈0.05),活性区  相似文献   
7.
对西方主要的死亡心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比较分析,不同的死亡心理研究在研究传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可以总结出死亡心理的核心内涵:外部防御和内在成长。对死亡的抽象认知产生死亡焦虑,死亡焦虑产生死亡恐惧、自我保护、外在价值导向等外部防御反应;对死亡的具体认知产生死亡反省,死亡反省产生死亡接受、亲社会动机和行为、内在价值导向等内在成长反应。作者以死亡心理的两类反应为框架,综述了近5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并对该领域当前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398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我效能感和归因量表为工具,探讨了不同年级和成绩水平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特点以及自我效能感、归因与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对于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效能感,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年级差异不显著。学习水平和年级在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存在着交互作用。(2)不管失败归因还是成功归因,年级差异显著,学习水平差异不显著。(3)路径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而归因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  相似文献   
9.
胡心怡  陈英和 《心理科学》2017,40(1):174-180
通过两个研究考察肯定内部核心品质和肯定外部成就两种不同自我肯定方式对威胁后个体的影响。研究1发现,无论高威胁还是低威胁情境下,选择内部自我肯定的被试均显著多于选择外部自我肯定的被试。研究2发现,内部自我肯定能够在边缘显著水平上降低高威胁感知被试的自我消极情绪,并能够显著降低高威胁感知被试的一般消极情绪,而外部自我肯定不能达到相似效果。上述结果表明,无论在高威胁还是低威胁情境下,个体都更倾向于选择内部自我肯定;与外部自我肯定相比,内部自我肯定对降低个体高威胁情境下的消极情绪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秋生 《天风》1995,(8):24-25
1994年12月7日下午1点30分。金陵协和神学院的小礼堂一反往日的肃穆与宁静,变得喧闹、热烈起来。台下坐着的同学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前排齐齐地坐着丁光训院长、陈泽民副院长、彭萃安副院长、徐如雷教授等,大家一个个神情专注地看着台上。原来今天这里是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