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视觉词汇识别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发现早期的脑电成分N170具有对词汇的敏感性, 可能反映了字形、语音和语义加工, 目前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本研究利用汉字形声字声旁表音和形旁表义的独特性, 使用神经适应范式深入考察了N170对汉字亚词汇语音和语义信息的敏感性。实验1操纵了连续汉字的声旁和整字读音重复呈现探究其诱发的神经适应性, 结果发现了左侧电极的N170对声旁和整字读音重复都产生了神经适应。实验2进一步操纵形旁和整字语义的重复呈现, 结果发现左侧N170仅对整字语义相似性具有神经适应性, 而右侧N170对形旁和整字语义重复都产生了神经适应。实验结果表明, 左侧N170不仅对整字语音和语义信息敏感, 还对亚词汇的声旁信息敏感; 而右侧N170对整字语义以及亚词汇的形旁信息敏感。  相似文献   
182.
神经重用假说认为对词的情绪效应可以不经语义形成而先行产生, 这更有助于人类适应环境。为了检验这一假说, 设计脑电实验和行为实验, 记录被试加工汉语厌恶情绪词和中性词的特征。结果发现, 170 ms左右厌恶词与中性词的ERPs发生分离, 且在枕部出现情绪刺激视觉注意关联的EPN; 厌恶词与中性词N400差异波溯源定位于脑岛附近, 其最大激活点时间窗口开始于380 ms。这表明在情绪词汇的语义分析之前就出现了情绪效应, 结果支持了神经重用假说。  相似文献   
183.
图文信息广泛存在于书面材料中,但是图文材料相对呈现位置和熟悉性如何交互影响信息加工效率,及其认知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框架,采用学习-再认范式,结合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注意、工作记忆、识字量等),考察图文材料呈现位置(横排/竖排)和熟悉性(高/低)对32名儿童(7.89 ±0.30岁)和32名成人(22.67 ±3.48岁)词汇再认的影响。结果显示:(1)总体上,低熟悉性词汇在图文横排呈现时再认正确率较高,但高熟悉性词汇不受位置影响;(2)儿童对高熟悉性词汇的再认正确率较高,但成人对低熟悉性词汇的再认正确率较高;(3)儿童识字量越大,词汇再认速度越快;成人注意力、工作记忆广度、识字量成绩越高,再认正确率越高。结果表明,无论对儿童还是成人,外在负荷(呈现位置)和内在负荷(熟悉性)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即外在负荷显著影响高内在负荷信息的加工,但对低内在负荷信息的加工影响较弱,验证了认知负荷理论。本研究成果为不同难度水平的教材排版设计和词汇识别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4.
吴岩  李天虹 《心理科学》2018,(3):572-578
采用启动范式,利用词素语义透明度效应,在汉语词汇识别过程中探讨了三、五年级儿童对词素语义的加工。实验采用3×2×2混合因素设计,变量分别为年级(三年级vs.五年级vs.成人)、启动词类型(词形相关vs.词形无关)和目标词类型(透明词vs.不透明词)。结果发现启动词类型和目标词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当词形相关时,被试对透明词判断的正确率更高;当词形无关时,被试对不透明词判断的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快。此外,未发现启动词类型、目标词类型和年级两者或三者的交互作用。结果说明三、五年级儿童在汉语词汇阅读过程中,词素语义可以被激活并影响到当前词汇的加工,词形相似性会对这种词素语义透明度效应产生影响。此外,词素语义透明度效应在三、五年级以及成人间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5.
有关婴幼儿词语习得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理论假设:联想学习理论、制约限制理论和社会语用理论.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重介绍社会语用理论的相关研究:婴幼儿词语习得过程涉及哪些社会性认知加工过程,社会语用理论如何应对来自前两种理论的质疑和挑战,社会性认知加工过程的相对权重如何以及自闲症儿童词语习得存在怎样的社会性认知加工障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性认知加工过程在婴幼儿词语习得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最后对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6.
王亚同  叶培龙  王娟 《心理科学》2007,30(3):569-573
本研究以三个实验探讨了3~5岁儿童词汇学习的内隐推理过程。实验1首先让被试者看一个熟悉物体的标准图片,分别以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名词命名,然后要求从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图片与标准图片匹配。结果表明3~4岁儿童可以不熟悉名词完成词汇扩展作业,但是只有5岁儿童可以熟悉名词完成词汇扩展作业,这表明5岁儿童可能有一个内隐推理加工过程。实验2以不熟悉物体作为标准图片,以熟悉名词与指代词分别作为指导语进一步测试5岁儿童的内隐推理过程,结果表明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类概念形成有一种自上而下加工的内隐推理过程。实验3呈现基本概念的图片检验什么因素影响3~5岁儿童词汇学习的内隐推理过程,结果表明在类似性比较条件下与3~4岁儿童相比,5岁儿童更加明显地表现了内隐推理的加工过程。最后以类似性理论讨论了本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7.
汉语词汇语音中介效应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桂琴  韩玉昌  周永垒  任延涛 《心理科学》2007,30(2):308-310,292
使用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生产的504型眼动仪,采用语音中介启动范式,对汉语词汇识别是否存在语音中介效应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被试对语音中介词的首次注视点持续时间、凝视时间均显著高于控制条件;(2)当语音中介词为低频词时,被试对语音中介启动词的总注视时间显著高于控制类型;(3)语音中介类型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控制类型;(4)实验结果表明,汉语词汇识别中存在语音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8.
张积家  刘红艳 《心理学报》2009,41(7):580-593
个体量词是汉语的特色词类,是名词的限定词。关于个体量词的通达,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直接选择假说和间接选择假说。实验1和实验2采用图词干扰范式考察了名词短语和简单名词产生中个体量词的通达。实验3采用启动范式考察了言语理解中个体量词的通达。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言语产生中,还是在言语理解中,都存在量词一致性效应:当启动词和目标词量词一致时反应时短,错误率亦低。整个研究表明,个体量词的通达涉及个体名词系统和个体量词系统,涉及双向选择的组合网络。个体量词的通达是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的有机结合。个体量词在名词短语产生的早期就得到了通达。  相似文献   
189.
基于熟练性的认知控制研究认为,双语词汇通达的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是由于认知控制能力的发展结果。基于语境的认知控制研究认为,语境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可能发生在词汇通达之后,也可能发生在通达之前,由此造成非选择性和选择性通达。考虑到认知控制能在词汇通达之前就可以利用语境来限制非目标语言的激活,这种结果既与双语交互激活模型关于词汇激活的非选择性假设不一致,也对认知控制能力的发展主要依赖熟练性的看法提出疑问,新的研究也因此被期待  相似文献   
190.
张清芳 《心理学报》2008,40(3):253-262
采取内隐启动范式研究汉语词汇产生中的音韵编码过程。实验一和二探测单字词产生中首音相同、韵和声调都相同时的启动效应,结果未发现首音启动效应,却发现了韵和声调相同时的抑制效应。实验三至五探测双字词产生中音节相同、声调相同以及音节和声调都相同时的促进效应,实验结果发现了显著的音节、音节和声调的促进效应,未得到显著的声调促进效应。上述结果表明,音节或“音节+声调”是汉语词汇产生中的编码单元,音节促进效应发生在音韵编码水平;声调只是节奏框架的一部分,它只能与音节结合在一起才能起作用。结合汉语的特点讨论了研究结果,并与英语或荷兰语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两种可能产生“韵母+声调”抑制效应的原因,并讨论了记忆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