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6篇
  11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十七世纪的中国哲学家王夫之已经有了初步的现代文明史观。他的史学著作中出现的“文明”概念,已经具备了现代文明学的基本要素,即具有文化发展的进步意义、制度文明等内容,而且特别阐发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类型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王夫之的文明史观中,制度文明的观念十分清晰。他高度肯定中国传统社会郡县制自身所具有的文明意义,以及郡县制对于维护人类文明生活方式的积极意义。而郡县制的文明特质在于三大要素,即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华夷之别。由于王夫之身处明清易代的特殊历史时期,他特别重视文野之分意义上的“华夷之别”,体现了王夫之文明史观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62.
陈国雄 《哲学动态》2015,(2):99-10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美学实现了由早期建构期向全面发展期的学科跨越。在这一进程中,环境美学的研究路径经历了由实践先行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的转折,研究对象经历了由自然环境到人类环境的转折,研究立场经历了由环境关注到环境关怀的转折,研究目标经历了由环境宜居到环境乐居的转折。上述四大转折有效促成了环境美学学科的纵深发展,也鲜明地表征了其研究轨迹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3.
王君 《美与时代》2020,(10):1-5
钟山文化景观地处南京城市中心地带,风景优美,是南京最重要的风景区,目前在景区管理方面尚有许多问题,如景观内部存在与文化景观主旨不和谐的因素,行政机制缺乏统一管理。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建议管理部门统筹规划钟山文化景观,从文化景观遗产的角度加强景区内人文与自然的相互联系,重视文化景观外部共生环境的保护,建立合理的游览线路,重组资源,整合优化,深入发掘钟山文化景观的内涵,实现整个文化景观经济效益和生态文化齐进的多赢目标。  相似文献   
64.
自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以来,地球环境不断恶化。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空气污染、水污染、森林大面积减少等生态问题不断地挑战人类的生存底线。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文明所倡导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活方式。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提出:"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人们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存方式,超越物质主义,不以"难得之物"为贵,从而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心灵世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哲学家试图汲取"东方智慧"来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心灵问题。钱穆先生作为国学学术之高峰,乃集"东方智慧"之大成者,其一生学术之目的在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产生自信。钱穆先生所著书中所包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伦理规范,是抨击物质主义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之路上的一盏思想明灯。  相似文献   
65.
《中国宗教》2002,(3):1-1
  相似文献   
66.
韩文藻 《天风》2000,(10):29-30
很高兴能参加这次世界和平千年大会,这次大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生态和环境保护。 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67.
孙兆贵 《天风》1998,(5):24-24
长期以来,在教会中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热爱生活是一种属世的行为。我发表一点个人浅见,供主内同工商讨。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属灵是基督徒所特有的生活,这是与一般不信主之人不同的。正是因为神开恩使我们认识他,知道基督道成肉身,从死人中复活的奥秘;也正因为如此,使我们的身、心、灵有了改变,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新的意义。我们由此懂得我们活着不再是空占地土,乃是要荣耀神、获得永生。  相似文献   
68.
《学海》2017,(1):64-72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降低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改善食品安全的积极措施的出台,环境与健康议题已明确提上中国的政策议程。这些政策并非是孤立的措施,而是向注重生产升级和综合区域规划且更可持续的整体发展战略转变行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加强环境治理的同时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新政策在经济增长放缓、区域间及区域内财力、人力资源和治理能力差异突出的背景下实施,要实现最大效果,需要采取与各地不同情况相适合的方式。此外,要使降低污染的成本不会过多地转嫁给贫穷地区和贫困社区,环境与健康政策还需要与经济和社会政策全面衔接。这一过程需要新型跨学科研究合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69.
《学海》2017,(1):73-83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的国家,有明显的区域特征。1973-1975年和近期开展的死亡人口调查数据显示涟水县为食管癌高发区。以健康风险视角梳理该县生境演变:由于黄河决口夺淮,致使地处原淮河下游的涟水县遭遇长达800年的洪涝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长期的贫困和特殊的水系产生健康风险。建国后,卓有成效的水利工程建设及作物改制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但"旱改水"改变了村庄的水系结构,使田间水与村庄饮用水源相连通,产生健康风险。伴随县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饮用水不断地改进,降低了因水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70.
《学海》2017,(2):162-167
本文首先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良性循环的关键为切入点,以梳理经济学理论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渊源为手段,总结提炼了不同时代围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观点;然后分析了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的实践;最后对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